死,为南昭创下千秋大业,当今圣上对您的敬爱不输对先皇的情感,这点将军最清楚不过。是在下要请将军交出兵符,和皇上可没有任何关系。”
“你?”上官捷自是不信,“你想要老夫的兵符做什么?”
“将军的兵符是要交给皇上,不是要给在下。”
“说来说去那还不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咱们做臣子的理当为圣上考虑大局。”徐子煜耐着性子跟他细细分析,“这些年来,将军没少栽培副将陈良,还把掌上明珠许配给了他,想来将军定是对这个女婿格外器重,想要培养成国之栋梁,成为南昭的一根支柱。可是将军想过没有,兵是国家的兵,与其握在手里遭人妄想而引起觊觎,不如让皇上自己掌握来得安全。那陈良也许您十分放心,但不代表皇上也信任,若将军觉得他真是不可埋没的人才,就放手让他自己闯荡,皇上慧眼,自然能辩识谁是英雄,何须将军为他一一铺路?再有,如今天下太平,将军大权在握虽是逍遥,但是您也知道现在是朝廷表面平静,暗地里实则风起云涌,将军认为您继续睁一眼闭一只眼就能置身事外吗?若要起大事,必先控制兵权,那么将军自然会成为那些人下手的目标之一,所以将军为何不把兵符交给皇上呢?这样将军就可无忧无患,皇上也能放心,而且一旦需要,只要将军宝刀未老,皇上势必会让将军再为国家独当一面,绝对不会委屈了将军一腔热血,有何不可?”
听这般说,上官捷觉得这些话还有些道理。他的确想要栽培陈良不错,也想过再过些年真拿不动刀了,就将兵符交给陈良好继续保卫着南昭天下,但他的确没有想过,是否皇上会同意?
看老将军开始犹豫,徐子煜继续说:“将军身边副将不止陈良一人,信不信得过,将军回去一试便知。”
上官捷听得心中一跳,“如何试?”
“回去之后将军可招所有副将,只说如今天下太平,而将军您又年事已高,要将兵符交还给皇上,若他们明白兵乃国养,自当为国效命,便不会有所怨言。”
“照你说来,若他们不许,还都是对国不忠了?”
徐子煜灿然一笑,“皇上乃一国之君,若兵权交到皇上手里还不放心,上官将军认为,这样对君王都有质疑者,如何能对国家忠心?”
面对徐子煜的话,上官捷竟哑口无言。他拧着眉沉思着,心中有些混乱。
“今日和将军叙话,在下并没有要逼迫将军的意思,只是希望将军能好好斟酌,想一想眼下情势。或许将军并不害怕那些人暗地里的手段,但是将军要知道,那些人为了达成目连皇上都敢屡屡刺杀,您怎能时刻保证身边的安全?一旦您有个三长两短,那将军府可就乱了,到时候兵符若落到别人手里,恐怕担惊受怕的就不止是皇上,而是整个南昭。相反的,交出兵符,不仅将军会安然无事,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就会忌惮皇上,从而收敛些手脚,在没有消减皇上势力的情况下,便不敢贸然发动事变,在此期间,咱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将他们一一揪出,并且绳之以法。”
听到此处,上官捷突然想到,“老夫听说状元公向来会算,难不成是算到老夫将有大劫?”
徐子煜唇角的笑弯如月牙,深明的眼睛闪耀着精灵,“算命倒是不会,不过今日之后,大将军的确要渡一场大劫,所以还请将军务必要小心才是。”
上官捷听得眉目一凝,思量了片刻起身来对徐子煜抱了抱拳,“今日受教,多谢状元公提醒,告辞!”
“将军走好!”
看上官捷一路走出艺品居大门,徐子煜那带笑的脸立刻绷了下来,心思这一计,定会给这老将军招去杀身之祸,但是,他不能死。
第六十二章:劝着大将军交出兵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