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站”对于上了年纪的上海人很熟悉,又称上海北火车站,俗称老北站。
1908年4月开始建造,次年7月竣工,最初的名字叫沪宁车站,位于原闸北区天目东路宝山路口。(之前笔者写过的作品中曾着重描写过,‘宝山营狙击战第一战便是发生在闸北火车站。)
1937年毁于日军的轰炸中,后又由日本人经手修复、通车,巧的是当年的四行仓库距离这里并不远。
宝山路路口,正对闸北火车站对面的花旗洋行顶楼,元牧已经架起一杆配备了消音器和4倍镜‘三八大盖恭候多时。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98k、‘李恩菲尔德,偏偏选择了‘三八大盖,
一方面,是因为沦陷区的上海滩,这种枪遍地都是。
另一方面,‘三八大盖这种枪,射程远,穿透力更足,不过破坏力却很小。
透过瞄准镜,我们可以看到闸北站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一排挂着新政府牌照的福特汽车已经停在火车站门口,而站里站外已然被‘76号特务们把守得严严实实。
元牧的手表指针已经指向下午3:05。
再过,五分钟元殊乘坐的日军专列就会抵达。
等到元殊跨出火车站的一瞬间,就是枪响之际。
神经已经紧绷到了极致,好像就要窒息,元牧大幅度地喘着气,胸口也跟着不停起伏。
他知道,情绪不稳定是狙击手的大忌,可元牧还是控制不住。
终于,看到元殊已经走出火车站,元牧的紧张情绪再次抵达临界值。
心中不断宽慰自己,手却依然不停颤抖。
“噗!”
擦枪走火,子弹射在元殊脚下。
元牧意识到,这时候再不能犹豫。
抬腿踩在围墙头,双手紧端钢枪,重新调整好呼吸,一只眼紧闭,猛然睁开另一只眼,透过瞄准镜重新锁定目标。
“噗!”
又是一声闷响,子弹正中元殊左胸,元殊倒地,嘴中不断吐出血沫。
来不及悲伤,更容不得犹豫。元牧放下枪,转身下楼逃去。
等到‘76号特工顺着弹道前来查看之时,已经是人去楼空。
另一方面,就在刚刚第一声枪响之际,前来接站的吴二宝已经顺着弹道轨迹锁定目标地点。
在一阵惊呼中,吴二宝冷静处理,率先
第23章 刺杀(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