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不掺有任何杂质,他们火场上留下的伤疤就是和平年代军人的“好样子”
曾建林,大队一中队战士。他在参加大队五公里武装越野训练时,背部被枪托磨伤,仍坚持跑完全程。班长杨斌斌发现其衣服被鲜血浸染,质问为什么不报告,他却若无其事地说:“就蹭了点皮,没事的,不疼”。
一句简单的话就搪塞过去了,难道真的不疼吗?后来,曾建林说了实话,“不疼才怪”!主要因为他长跑耐力较弱,如果放弃一次训练,就少一次提升,更不想拖中队的后腿。因此,他强忍疼痛、咬牙坚持,留下了“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一幕。
刘桥,武警大队战士。他一口气做了121个单杠二练习卷身上,打破了前几天中队战友创下的120个的训练纪录。下杠后,刘桥几乎精疲力竭,一屁股蹲在了地上半天起不来,他瞅了瞅手心磨破的老茧,抖了抖带血的伤疤,自豪地说到,“值,我终于打破了中队的纪录”。
他为了这个目标,每天坚持背负20公斤的背囊做俯卧撑、练器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陈俊贵随所在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他和其他三名战士带着干粮出门求援,在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最终得救。
来年的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二十年之后,陈俊贵终于赶赴班长的老家田县。
李文波21岁毕业入伍,20多年来,先后29次赴海边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织的高度评价。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海边,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值守第五年,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以上种种地例子是为了告诉告诉你们,这一切并没有你们所看到表象的那样,我这个计划是为了培养一个忠诚且有担当的士兵,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又时候不得不牺牲个人的利益。”
“但是我们避难所也会照顾个人利益的,毕竟我们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结合的,我们也尽力考虑到所有人的诉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
张益达一说完,顿时下面不约而同的鼓起掌声,这个掌声经久不衰,持续了好一阵子。
......
“大家安静一下,你们的心意我已经感受到了,说明大家还是有感情的,也对我也是认可的,很高兴。”张益达举起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
“既然你们听完我所说的每一个故事,你们如果还热情高涨的参加,那么我们也举双手欢迎,我也尽力为大家做好各个方面的保障。”
“我现在再声明一点,我们加入计划的要求肯定是相对来说是高要求高标准的,我们的能力和思想肯定是同时进步的,所以我们加入计划的人都先需要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是感悟之类的纸质材料,这个主题包括但是又不限于亲情,爱情,友情,社会认识,人生感悟等等。”
“这个也是一个检验的条件之一,这个也是作为筛选的一个指标,所需要的纸张和笔,等会可以到左边的小组领取,这个不限量供应!”
张益达这次这么做是因为参加计划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几千人,如果他一个一个是使用系统扫码,那么工作量肯定是很大的,所以先要求大家写一份纸质材料,进行第一轮的筛查,第二轮才到张益达这么进行扫码确认。
这样还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这样也是考核的标准之一。
.....
第139章 全民皆兵计划标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