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物质的流通,或者是信息的流通。物质的流通,就像现在的物流基地,其实就是占住了一分先机,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而且物流一定会从大宗货物,大形物流向小宗货物,单个单尾的货物流通发展,门到门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而物质的流通,必须是依赖于信息的流通的。互联网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不是一个累加效应,而是一个累乘效应。参与人越来越多,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信息流通的深度加深,将会带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而且,现在这样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其实从美国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他们的第一次互联网的爆发期已经开始了。”
“嗯,现在北美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势头很猛,不过也明显地出现了一些泡沫。很多人一夜暴富。”陆氏这几年经过投资方向的结构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了陈凡和温言的影响,开始更多地关注高科技产业,包括互联网企业,而不是只把目光放在原来陆氏传统的强项地产和传统金融领域。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暴发性的增长之中的必然,但是经过这么一次暴发,泡沫,再挤压泡沫,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剩下的都会是相对优势的资产。不过互联网的企业总是有这种泡沫的风险,毕竟,它们大多数都没有实体。”陆思明紧接着补充道,他很看好温言和陈凡在商业上面的敏锐性,不过他们两个人还是年轻,对于商业里面的波澜诡谲并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从他们两个人所创立的公司现在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来,基本上是一力降十会,都是走的大开大合,主动创新的路子,基本没有和什么公司有真正意义上的商战。他们现在所探寻的,似乎真的是一片蓝海,所有的人都可以进来淘金,而且难得的是市场如此之大,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淘得到金。
九九年这个时候,正是美国的第一次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硅谷每天都在上演着财富神话,多少人都因为自己独道的创新而受到华尔街狂热的追捧。也许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次,每一次这样欣欣向荣的疯狂增长之后都是伴随着陡然跌落,整个行业的萧条,严重的时候,也许一个行业就此断送。毕竟,这样疯狂的增长,一个公司只要上市就可以让所有人一夜暴富的故事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这一次是高科技的产业啊,高科技本来就是不合规律的,不合乎那些沉旧的逻辑的呢?所有的人都在觉得这是一次真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也许这一次不只是淘金,而是黄金如同潮水一般涌来,潜藏在人们的创新思维里面的无尽财富,正在打开它的大门。
但是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有意思的是,这个规律无论人们以为自己变得多么不同,多么超出过去的桎梏,却都会在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在这个规律之中。这次的互联网迅猛的潮流也是如此,在这样一波浪潮之中,到处都是风险投资的飓风,会有一些猪被吹上了天去,但是只要风停了,猪还是会掉下来,搞不好还要摔死,能长久地留在天上的,都是自己有翅膀的,而且不会因为风投的几个策略导向,发展建议就把自己原来奋力生长出来的翅膀矫正的。幸好,温言和陈凡他们两个人花了巨大心血的科技公司就是这么一家自己有翅膀的公司。
他们两个人这段时间来一直在稳步地增加在科技公司之中的投入,虽然公司现在在他们两人整体持有的财富之中并不算多,两个人主要的财富首先是在美股市场这几年投入的股票,其次是在物流基地中占有的股份,还有梁东一定要给温言算上的在东方集团中占有的,Yan算是温言自己的兴趣所在,虽然花了些时间,但是和这些产业比起来真的算不得多少钱,而陈凡创办的科技公司,如果除去在美股市场上持有的这些高增长的科技类股票,本身自己的市值根本就算不清楚。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没有打算要上市。
“所以你们并不打算上市,也不需要更多的投资?”陆思明虽然自己做金融,但是听到温言和陈凡他们打算保持众寻科技的私有性时毫不奇怪。
“投资我们自己就可以筹措得到,不夸张地说,就算真的需要,我们私蓦都可以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温言这句话不是大话,他们现在的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征服:失落之地已经可以让无数的投资人举着钱来找他们投资了。陈凡前面一段时间拒绝的投资人不知凡几。而他们自己本身不论是拥有的优良资产的数量,现金流的健康程度都远远地好于同类公司。更何况,他们两个人还有着这么多资金来源,真的需要投资的话,这张桌子上的另外两个人也可以轻松地帮他们拿到足够的姿金。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众寻科技的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