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五章 钟声一响佛开慧(下)[1/2页]

道术达人 虫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寺庙的钟声有三下、七下、十八下、三十六下、一百零八下的叩击鸣法。
      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百丈清规·法器》
      也就是说,根据早晚,活动的不同,敲击次数也不同。
      寒山寺的钟声尤为著名。
      因为有一个唐朝诗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上了初中课本。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么问题来,寒山寺距苏州河有二十五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s,张继晚上船时间是下午四点整。
      请问,他晚上吃了几个包子?
      李达看着钟楼里这座古铜色的大钟,脑里闪过这么一个无厘头想法。
      天上漆黑一片,零星的星辰闪烁,古楼、铜钟、菩萨、佛院,给人一种肃穆悠长的感觉。
      小学课本中的说法,声波频率越低,空气吸收就越少,所以传播的越远,钟声、雷声、虎豹之声,无不如此。
      苍凉沉郁的钟声响起。
      一百零八下,清净烦恼钟。
      李达坐在黑暗中,就像是自己融入了黑暗。
      钟声快而不疾,浑而不响,就像是大海的浪潮,一浪未落,一浪已起。
      寒山寺的菩萨、罗汉、佛祖,仿佛在这一刻睁开了眼,像是在开一场佛法大会。
      李达眼中似清醒、似浑浊、似浑浊,似清醒。
      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
      僧人在做暮钟遏:“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上祝当今元首,大统乾坤;
      下祈人类相亲,世界大同。
      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同;
      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
      南亩东郊,俱瞻尧舜之日。
      ……”
      佛唱混合着钟声,让李达的心灵与天地相连,这是不同于观神法的另一种境界。
      因为心灵在改造着肉躯。
      呼吸法的作用下,李达的浑身筋肉开始上下起伏,像是一条条小蛇,尤其是胸口腹部两大青斑处,更像是大龙起源之地,龙蛇在其中翻滚。
      渐渐的,肌肉的起伏,大筋的弹动,呼吸的频率,真正融合一体。
      心脏如气缸活塞,整具身躯的发力结构在重置,手脚开始发暖,手脚是经脉、气血循环的末梢,所有气血循环被打通,阻力减少,循环能力再加强。
      “啊!!”
      敲钟的和尚惊叫一声,只见在他的眼中,眼前的施主,从脸上到脚下,身上开始流出血汗,就像是佛庙罗汉中的金箔封体、铜漆灌身一样。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羣。
      龙虎气,兵戎之气也!
      敲钟的和尚骇的已停了敲钟,但眼前这位血施主的体内,却发出近乎于钟声,却充斥着让人热血沸腾、千万人狂呼呐喊,金戈铁马的冲撞声。
      气血、筋骨、皮毛。
      降龙、伏虎、镇三军。
      镇三军是最高深的境界。
      李达嘶吼一声,浑身血水泼洒而出,颈、脊、腰、胯、膝、踝、肩、肘、腕,浑身骨骼‘咔咔作响,节节贯穿。
      李达脚掌一提,连挎散步,一个马步冲拳,拳头大枪杆子一样,戳在铜钟上,钟身猛的一晃,两和尚腰胯不稳,直接被弹了出去。
      ‘果然如此,恶面陈的说法,小黄人的理念,其实都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行正则气顺,国术不是假大空,而是一门重新调整身体重力分布下,‘发力结构的科学

第六十五章 钟声一响佛开慧(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