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应该一半个月内就会开始。”
      “至于萧远。”
      薛院士笑了笑,说:“我也想让他留在这里,可他的态度很坚决。”
      徐婧突兀问道:“老师,您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薛院士爽朗笑道:“没错,他还没入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未来研究的倾向了。”
      “不过,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想看这段时间的实验能不能激发他的兴趣。”
      “现在看来是失败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打趣轻笑,薛院士盯着他问:“是不是啊,萧远。”
      萧远微笑回应:“老师,我可以兼顾的。”
      原本,他的计划是直接加入精仪系,再进入光电。
      刚开的专业,凭他的成绩和特殊情况,校内调剂绝对没问题。
      可薛老师对他如此看重,不仅让他加入重要实验项目,还将他任命为三助。
      萧远无法辜负他的信任,这才决定同时兼顾两边的实验项目。
      这样虽然会辛苦一些,收获也是巨大的。
      实际上,对霍尔效应的研究他同样很感兴趣。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反常霍尔效应,对他未来想要做的帮助很大。
      光刻机,是工业智慧的结合体。
      不是凭借一个人,某一领域的进展就能成功的。
      是要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发展、突破。
      将这些集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而萧远,决定将他的精力与方向定位在精密仪器与极紫外光上。
      “这是他从一开始就定好的目标。”
      看向面色柔和,目光坚毅的萧远,薛院士大笑道:“所以,我怎么好剥夺他的梦想,啊?”
      听到薛老师这么说,何科及徐婧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原来,他从初中就定好了未来的目标。
      所以,天才与天才之间的差距,才更令人绝望吗?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们俩可要好好利用起来。”
      薛院士虚点的指了指萧远,“把他给我用好了,榨干了,让他一点也带不走。”
      萧远站在原地,笑容无奈。
      徐婧的表情有些古怪,这都什么奇奇怪怪的用词。
      只有何科用力拍打他的后背,大笑道:“放心吧,老师,我一定会把他榨干的。”
      实际上,不需要何科的外力压榨。
      萧远已经决定在离开前,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验上。
      在经过数次的对比后,他还是认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没错。
      必然是试验品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学姐,我想再试一次。”萧远想要再来一次逆推检测,并亲自参与其中。
      “真的有必要吗?”徐婧的表情有些犹豫。
      每次逆推的工程量都不小,大家原本就因为实验的枯燥产生抵触。
      要是激起他们的希望,反复以失望告终的话。
      徐婧担心,自己能用的实验人手只会更少。
      萧远微笑说道:“所谓成果,不都诞生于一次次的失败总结之中吗?”
      看他带着自信,充满感染力的笑容。
      徐婧点头道:“好,我们就再来一次,叫何科一起。”
      对此萧远非常赞同,来到人手越多越好。
      这一次,不能简单的测试就过了。
      三组人就是三道关卡,反复进行三次校准验证后,才算通过。
      所有的配件,都要被观察三次,并得到一致的确认才算合格。
      “我去通知他们。”作为一助的徐婧,在实验室是最具权威的。
      女性的身份,也为她增添柔和与亲和之美。
      由她去负责沟通,再合适不过了。
      检测定在第一实验室,由徐婧的人负责第一道检测。
      萧远的人负责第二道。
      毕竟,他们算得上是半个外行,对试验品的具体制造流程并不参与。
      只有相当部分的理论知识支撑,但也正因为如此。
      也许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问题。
      何科带领的二组,则负责最后一道检测。
      经过他的手,就说明是合格了。
      第二次逆推检测三项工作,从早上的9点15分正式开始。
      先将试验品分毫不差的拆开,分成上百个未组装的单独构件。
      光是这项工作就花费了72分钟。
      接下来是对其进行清理、保养,做完这些已经到午饭时间。
      可现场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看着眼前整齐摆放得构件,小的就像是一块皮屑。
      徐婧向着身旁的同学们看了看,说:“现在,正式开始吧!”
      整个实验室里,站了不下30余人。
      可除了此起彼伏的呼吸声,眼神间的交流,竟再也听不到任何杂音。
      所有人都沉浸在了,这项极其耗费精力的工作当中,完全忘我!

第8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