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5章反响[2/2页]

混在小人国当国王 归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已经很足够了,我们哪能再来分果子。”
      一向是好学生的沈沁平时也比较在意这一类成绩,既惊又喜,不知怎么答话,只能跟着点点头,一个意思。
      “嘿,还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张建笑着摆摆手道,“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这篇论文初稿跟定稿有一定差距,如果只按照我当初的文稿来发,不会有这个效果,你们做的材料作用不小,所以这些也是你们应该得到的。不过我找你们来,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两人疑惑地相视一眼,老教授示意他们先坐下,问道,“你们俩当初为什么会选考古学这么个偏门专业?”
      陈浮云想了想说纯粹是因为兴趣,沈沁看了他一眼,脸颊微红给了一样的答案,张建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来,摇头笑问,“只是兴趣?那有没有考虑过以后做什么行业的工作?”
      沈沁有些不好意思,抿抿嘴道,“我想当个老师。”
      陈浮云则是心里没底地摇了摇头,从入学开始这一年多他基本是得过且过的,也就是最近靠着鬼蜮得来的能力才让成绩好看了些,要说未来干嘛他还真没个明确概念,只是常听李杰念叨“道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不着急”,心里觉得有道理,就跟着混了。
      好在张建没对他们的回答提出什么质疑,只是语气认真了些,“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继续在考古或者历史学上深造,我这次调任燕京,有两个带学生插班的名额,如果把握得好,还可以保研。”
      陈浮云有些惊讶,“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到京大当插班生?”
      张建点点头,解释道,“其实就是换个好点的学习环境,那边的各方面条件毕竟比江南大学好得多,而且研究机会也更多。你们考虑一下?”
      两人陷入了沉默,华夏人都知道能去京大念书意味着什么,但转学可不是小事,就算机会难得,要一下子做决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此张建也很清楚,所以给了他们一星期考虑时间,让两人先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三人回到客厅,其他人在麻将桌上战得正酣,看表情是师娘赢得最多,李杰咋咋呼呼的没少输,蔡新明还是那副淡定的表情,想必他也不在乎这点小钱的输赢,罗小于和刘柔两个笑眯眯的,玩得高兴就好。
      最后几把陈浮云被李杰怂恿着上场,以前他基本没打过,交了些学费后才算是把规则弄明白了。
      麻将打到了下午三点多,叨扰得有些久了,这帮学生懂事地借故告辞,两辆车一前一后,原路返回。
      车子在进市区的十字路口停了一会儿,八个人建了个微信群,班长提议一起再去唱个歌吃个晚饭,看得出来其他人也是还没玩尽兴,陈浮云便也没拒绝。
      折腾了一整天算是过瘾了,回到家安静下来,陈浮云没敢拖延,直接把自己写的那些读书笔记还有分析都发给了张建。
      晚上,老教授坐在书房一口气看完,神色惆怅。
      他没告诉自己学生,那所谓带插班生的机会可不是京大给的,而是他豁出一张老脸争取来的,原因自然是舍不得这两个好苗子就这么埋没在这里,当然不是说江南大学不行,而是那两人没有治学的心思,若无人督促必定很快就会泯然众人矣了。
      他们材料里的观点说不得多么独到惊艳,但是研究历史更需要的是却是“准确到位”四个字,沈沁和陈浮云在这一点上做得比一般的老师都来得更好些,已是难得,而对于他们的性格和行事作风,老教授也多少有些了解,前者是真的勤奋踏实,做事严谨,能不厌其烦地找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后者随性些,但是足够沉稳,对待学术的态度也算有了,而且记性和分析能力很强,这是一种天分!
      “能来最好,不能就随缘吧……”
      兀自喃喃一句,张建终于关了电脑,回房休息。
      陈浮云盯着天花板好久未入睡,他是觉得换个环境也挺不错的,而且现在感觉呆在家里心绪难平,出去呆一段时间也许回来就想通了呢?
      只是送沈沁回家路上已经有了答案,她不放心杜娟一个人在这里,而且还有店里的生意要管呢,怕妈妈忙不过来,心意已决。
      不过她是真心希望陈浮云去的,大丈夫走南闯北,而且机会难得啊!
      沉思许久,陈浮云呼了口气,“那就去吧!”

第265章反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