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一零章,明天就帮你查[2/2页]

黑色郁金香 左岸1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陆好几次,希望扩大对祖国的矿产出口。
      辽东半岛的溪市是大陆重要的矿产基地,三天前我抵达了这座城市,下榻在政府招待所里。
      此来的主要目的是应溪市政府的要求,签署一项加大矿石出口的备忘录。我们生产的优质锰、铁、锌等品种的矿石是政府点名采购的矿石品种。
      这两天除了生意洽谈就是参观,谈判进行的很顺利。曾卓负责的矿石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完全能够满足溪市的订单的需要。不仅各种矿产品的数量能满足溪市的要求,价格上也很大让步,这溪市的领导们欣喜不已,我也成了他们的贵宾。
      今天是中秋节,一轮明月亮高悬天上,四周清辉如洗。
      站在招待的楼顶,久久眺望着那轮明月,忽就想起苏僮,想起跟他在知青点度过的那些日子。继而又想起金三角的营地、想起朵嘎。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可垛嘎在哪呢,此刻她是否也在看天上的月亮呢?
      白天外办的丁主任陪同我去参观了溪市的温泉寺,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过去常在温泉寺一带狩猎,他的猎犬染上了皮肤病,在路边的温泉里泡了几次澡皮肤病就好了,皮毛焕然一新。
      努尔哈赤一高兴就称这儿为狗儿汤,温泉寺也因此名声大振。温泉寺始建于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大清政权后曾在此修养疗伤、他是在由此返回盛京沈阳途中因伤势恶化病逝的。
      去温泉寺的一路上心中老怀着一种痴想,朵嘎会在这出现吗?我不是在缅甸大山里的那座寺院附近找着她的?走在山间野径上,睁大眼睛四处张望,臆想着奇迹会出现,不放过一处草丛、一间村舍。可臆想如何能变成现实哦,我知道这是自己太想念朵嘎了。
      寺院的墙上残留着文革破四旧时候的墨迹,虽经粉刷,可字迹依旧透过白色的粉底依稀可辨。走进大殿,跪在朔金的观音菩萨面前默默祈祷,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定要保佑朵嘎母女平安啊。
      “坤茨先生好,一人在那想啥呢?过来一道吃月饼,赏月亮呀。”
      坤茨是我护照上的名字。外办的丁主任不知何时来到楼顶,安排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搬来了一张小圆桌,和藤椅,桌上放着几盘月饼和水果。
      我坐下来,掰开一块月饼放入嘴中细细嚼,甜甜的月饼又让我触景生情,思绪禁不住飞到过去。
      “坤茨先生的中国话说的很好呀,在哪学的?”丁主任问,一边喝着茶。
      早就做好了准备,淡定回答他:“跟爷爷学的,我爷爷是中国人哦。爷爷光绪年间到的南洋,后来辗转到泰国定居下来。我是华人和暹罗人的混血呢。”
      “难怪,那坤茨先生祖籍是什么地方啊?旅居东南亚的华侨以福建广东人居多,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大量华人下南洋谋生的时期。”丁主任似乎对我的家世很感兴趣,继续问着。
      “那就不清楚了,好像听父亲说过祖籍是在福建海边的一个渔村吧。”我胡乱答,避开老家东北。
      “这样说我们还是老乡呢,我的籍贯就是福建厦门的。”丁主任兴致勃勃地说鼓浪屿、新街堂。说到高兴时又让服务员拿来几瓶啤酒。
      “坤茨先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的血管里可流着炎黄子孙的血哦,我们是同胞啊。”
      他给我敬酒,边喝边聊,待两瓶啤酒喝完,我们俨然成了朋友。突然我生出一个想法,摸出口袋里朵嘎寄出的那封已经磨破了边角的信对他说:“丁主任,有件事想请您帮忙,又不知该不该说。”
      “什么事情啊,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你。”
      “半年前家父收到过一封祖国寄到曼谷的信,可能是一位远方亲戚写的,但信封上没地址,我们无法与他们联系。”
      “哦,这个简单,邮票上应该有邮戳啊,把信封给我行了,明天就去邮局帮你查。”
      听丁主任这么说我高兴了,如果能查到的地址就能找到垛嘎了。

第一一零章,明天就帮你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