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量子纠缠[2/2页]

超神学院:我在研究虚空 小白订书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此,夏学心中冒出很多猜测…
      关于国术的境界,或者说丁高阳口中武道的境界是否真的止步于此,是不是因为只有人练到此?
      是否不需要练武,精神层面上也能达到不闻不见中觉险而避之,他夏学是否早已达到这个境界,且在精神上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境界?
      玄岳梦境中的那些梦…是否真的曾经存在过?
      最后一个猜测,是夏学最想要证实的。
      现代物理学三大支柱是什么?分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
      这三大支柱都曾提到过一点,那就是时空穿越!
      曾有人说理论上把三大支柱之一研究透彻了,你就可以进行时空旅游穿梭到任一时空。
      而为什么夏学会有最后一个玄岳梦境中那些梦,是否真的存在过这个猜测呢?
      就是因为他开始做各种奇怪的梦,是在量子基因引擎工程事故后开始的。
      别看夏学北极之行带回来遗迹恐龙骸骨和山海石碑后,却再也没碰过,并且每次做完梦也跟个没事人一样该干啥干啥。
      实则是夏学知道眼前急的不是这些事,而是饕餮恶魔等外敌。
      自从量子基因引擎工程事故发生,夏学开始做奇怪梦还有北极之行,
      夏学时不时就会心中猜测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有没有什么联系。
      直到今天听丁高阳细说出‘国术境界,让夏学将国术和玄岳梦境最后一梦联合到了一起。
      使得夏学对于北极之行所见与梦境所见,进一步的认为两者应该有某种联系。
      量子力学中有个现象也可以称为概念,叫做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大概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易懂点说就是两颗相互作用之后的电子,一颗移动到太阳边上,另一颗行至海王星附近,
      尽管距离如此遥远,它们内部其实仍然保留着相关性,
      甚至某种程度上其中一颗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时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这就是量子纠缠。
      经历过北极之行,虽还未破解遗迹奥秘的夏学,好歹是推测出五千万年前,
      乃至一亿年前地球已经有人类,或者称之为懂得建筑的智慧体存在。
      因玄岳梦境最后一梦,联想到从丁高阳口中国术化劲之后奥妙的夏学,
      不禁想到是否千万年前,亿年前可能就存在‘国术之类的武道,且罡劲之后还有很多境界,
      只是现在人们不知,如同唐诺师傅,如同夏学般还未见到练到该知道这些境界的人?
      好比唐诺师傅也练国术,可知道国术境界到化劲。
      丁高阳也练国术,却知道化劲之后的抱丹、罡劲还有连丁高阳也说没有具体名称,全靠个人所悟的境界。
      若是没有孙禄堂这个近代人达到罡劲后的境界,可以考证,那丁高阳是不是也就说到罡劲就没了。
      如此种种,夏学联想到量子基因引擎工程发生事故后,是不是他夏学在量子基因引擎工程事故中遭遇了量子纠缠之类,
      和过去亦或未来,再或者其它时空产生了联系,招致他偶尔会做那些奇怪,但又仿佛真实存在过的梦境。
      是以夏学才得出玄岳梦境是否真的存在过的猜测。
      说了那么多,便见闻听夏学刁钻而问的丁高阳松弛的皮肤皱了皱,看着夏学好奇万分的眼神,说道:
      “孔子弟子颜回有没有练武,到底达没达到不闻不见中觉险而避之,
      他们那个时代距今太远难以考证,我不敢说颜回没达到或者说达到,
      不过…”
      话锋一转的丁高阳,看着眼眸有神,精神奕奕的夏学,像是想到了什么,脱口道:
      “不过不闻不见中觉险而避之,之所以用《中庸》来形容,
      是因为古时不练武的儒生,传闻也能达到这一境界,
      这在《中庸》中早有记载‘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不过不是所有儒生都能达到这一境界,只有大儒才能达到,如朱熹和王阳明这些人。”
      “当然…”
      丁高阳忽而一笑道:
      “当然中庸记载有点过于夸张,没见过的人肯定感觉夸张迷信,
      如果我不是练过国术知道个中之妙,我老师曾亲眼见过孙禄堂的神奇,
      我也不信这世上竟有人练武练的预卜先知,这岂不是都通神了吗?
      不过你应该读过《中庸》,知道若是真有人能做到其中记载那样,能未卜先知危害自身的事也有可能。”
      夏学不作声默默点了点头。
      丁高阳口中来自《中庸》的记载,很久以前他就看过了,不但看过丁高阳说的那几句,他还把整本《中庸》看完了。
      当然,肯定也理解了。
      比如丁高阳说不闻不见中觉险而避之可称之为《中庸》内,可未卜先知危害自身的至诚之道。
      那么何又为至诚之道呢?
      《中庸》内也解释了,说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通万物之根本,尽到万物之规律,
      能尽万物之规律,自然也就知晓人之本性,做到人之本性等等后便可参透天地,达到天地合一,
      达到天地合一,自然不论精神和内心都暗合天地万物规律,
      做到这一切了,自然而然就可以预知到天地间对自己不妙的事情,此为至诚之道。
      其实听着很高大上,也没特别厉害,有点类似玄幻小说中的心血来潮。
      不过能在不是玄幻世界中,达到这种地步的人,貌似不太可能,它不符合科学啊!
      这也是为什么夏学过去即使懂了,也没想到真有人能做到,
      为此他还认为自己遇到危险精神预警,应该是大脑开发到一定程度,精神意志力达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生出的。

第三百零七章:量子纠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