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是否回归[1/2页]

从津门第一开始 咬一口山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行请辞。
      罗公远苍白着一张脸,喉头滚动了两下,再也顾不得什么仪表卖相,华贵道袍随着膝盖和肩膀一同塌了下去。
      大法师一直有面圣不屈膝的特权,许是太久没跪过了,罗公远的动作显得又狼狈又难看。
      “臣舍不得陛下,舍不得啊!”
      罗公远咚咚叩头,
      “陛下,臣知错了,再给臣一个机会……臣若去了,单凭叶公一人,独木之梁难撑殿堂,如何护得住长安,如何护得住陛下?臣虽然道行不如叶公,好歹也是一根能作梁作柱的……”
      “这个用不着你来操心了。朕最不缺的,就是栋梁之才。”
      李隆基淡淡开口,“你的位置,过一段时间,朕自会交给李巨。”
      图穷匕见。
      皇气是国器,一个人把持,独木难支;三个人鼎立,分摊稀薄。所以从太宗年间的李淳风与袁天罡那一辈算起,便定下了两个名额的规矩。
      罗公远豁然抬头,死死盯住面无表情的李巨,清癯脸庞难以抑制地扭曲,那份超然又飘渺的仙人气质再也维持不住。
      “罗公远,你这可就不体面了。”
      对方的表情太扰眼睛,李隆基微微皱眉,
      “朕只是让你自辞,又不是要你自缢。看在你往日的劳苦上,官职虽然没了,俸禄也照发,你就带着你那些个徒子徒孙,去城外的守一观给大唐炼丹祈福吧。”
      “守一观……”
      罗公远攥紧拳头。
      这是个太宗年间曾大盛一时的道观,但早已荒废破落多年,如今几成废墟。皇帝这道旨,分明是给他这一脉被赶出宫的道统画地为牢,为的是拴在眼皮底下牢牢管住,隐秘宫闱事!
      “陛下,”
      罗公远一咬牙,垂死挣扎,
      “若是臣能让那些徒子徒孙……全都永远闭上嘴巴,臣能否留在宫中?臣不求甚么职位,也绝不与叶公、李公争辉,只想离陛下近一点儿……”
      “那可不行。”
      李隆基摇头,
      “你和你的子孙们,不仅不能闭嘴,还得多多讲话,讲大声些。”
      “讲,城内妖邪纵横,伤及无辜百姓,是因为你罗公远辜负朕的嘱托,玩忽职守;讲,天宝十三年上元节怪异泛滥,致使大量伤亡毁坏,也是因为你以权谋私安插子孙,耽搁了城防布置。”
      “这些真相,你不向天下人讲个清清楚楚,百姓愚昧无知,说不定会错怪到朕头上的。”
      好个物尽其用。
      罗公远脸色惨淡如纸,身上汗出如浆,蠕了蠕嘴唇,刚想仰头再恳求些什么,却只对上皇帝一双冷漠到了极点的眼眸。
      天家香火情本就不厚,说一句,薄一些。
      “臣……草民领旨,谢陛下恩怜。”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说完了最后一句,罗公元摇摇摆摆撑起身子。每当他向外踏出一木屐,便有数抹灿金的颗粒从体内被抽去,归于长安皇都上空。
      “收尾了。”
      李隆基目送着叶法善离开,眉眼一懈,疲惫之色深深堆积在眼袋的皱纹里。
      “陛下,还有一个陈酒……”叶法善低声提醒。
      “哦,对。”
      李隆基这才将目光投回名单上。其实这样的小角色,本就只是向罗公远发难的线头而罢了,什么功过是非,其实都不值一提,也就一个青要山阴官的名头,在这个特殊的敏感时期,值得皇帝多瞄上两眼而已。
      “罗公远不是派了神将猖兵去杀他么?估计已经成事了吧。若有残魂遗留,正好拘过来,问一问青要山的事……”
      “陛下,人……还没死。”
      叶法善表情有些古怪,“不仅没死,又打伤了两个神将。”
      李隆基稍稍一怔,唇角微翘。
      “倒还真有几分难得的勇武,算是个人才。”
      瑞龙脑浓香交织,顺着鼻腔浸润了脑仁,仿佛给神经泡了个花瓣温泉似的。
    

第六十一章 是否回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