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葬礼与寿礼[1/2页]

从津门第一开始 咬一口山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31年,津门城郊,西广开乱葬岗。
      日头惨烈,从土壤里蒸出一股股烟气,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腐烂味儿。
      泛黄的纸钱缠在野草根上,随风沙沙作响,新旧坟包错落,一眼望不到尽头。
      陈酒披麻戴孝,坐在一个寒酸的新坟头前,低头磨着一柄刀。
      “嗤啦~嗤啦~”
      砺石和金属之间迸出刺耳又单调的噪音,乍一听仿佛某种古老的乐器。
      陈酒抹了把汗津津的额头,拿起脚边的陶罐猛灌了两大口,然后往刀上洒出一泼水。
      清水眨眼就成了浑浊的泥浆,顺着蛇鳞般的纹络成串滚落,砸出一个小洼坑。
      “嗯?”
      动作一顿。
      泥水泛起涟漪,像是拥有了生命一般,从水洼中蜿蜒而出,铺开一片小字。
      时间: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
      位置:津门,北纬39度,东经117.5度
      【任务栏】
      1.在津门开张一家武馆,并得到武行的承认。
      2.制造一桩举国震惊的刺杀事件。
      3.集齐肃慎之箭的部件:
      玉骨箭头(0\/1)
      雄常箭杆(0\/1)
      雄库鲁箭羽(0\/1)
      肃慎之国在白山北,有树名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山海经·海外西经》
      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福?畹轮?乱病
      ——《文心雕龙·铭箴》
      进度:无
      已滞留时间:两年零四个月
      陈酒只是瞥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随便洒了一些水,把字迹冲得支离破碎。
      穿越到这个世界两年多了,陈酒早已经对这种超越常识的神奇景象司空见惯。每当动起念头,这些独属于一人眼眸的小字就会以各种形式凭空浮现,不断提醒着陈酒,他只是一个彼方过客。
      继续磨刀。
      日头逐渐西斜,云层染上橘红色的时候,陈酒终于放下了石头。
      刃口被打磨得雪亮,对着夕阳一照,淬出一抹森冷的光。
      “成了。”
      陈酒翻动手腕,长刀修狭如禾苗,裹挟着风声平挥而出,几片草叶应声而断。乱葬岗上的坟丘一座叠着一座,也不知斩了谁的坟头草。
      ……
      “上等刀剑的品相,讲究‘三要,筋要韧,骨要正,刃口要平滑锋利。你瞧为师手上这一柄,筋韧骨坚,刈草如平,虽然离名器尚有差距,却也算得上难得的好刀。”
      “师父,这是苗刀吧?”
      “你小子倒是识货。”
      “原先听人提过,头一回见识真家伙。”
      “觉得如何?”
      “跋扈。”
      “跋扈?”
      “刀是九短之首,枪是九长之尊,苗刀兼顾了二者特点,横压十八般兵器,可不就是跋扈么?”
      “这说法倒新鲜。那我再问你,既然是跋扈的兵器,为何有鞘?”
      “……防尘?”
      “是藏锋。人如刀剑,刀剑如人,习武之人天性凶烈,动辄破禁乱法,伤人性命,就更得在心里头埋上一个鞘,把锋芒毕露的性子藏进世俗人情的规矩里。”
      “……”
      “怎么,不信?”
      “师父是老江湖,说的自然在理。我只有一句话想问:若是世道逼人,藏不住了呢?”
      “那便拔刀,杀世道。”
      ……
      “师父,好好睡,我替你拔刀去。”
      陈酒朝墓碑行了一礼,扯掉身上的粗麻布,一层层裹住长刀,往肩头上一扛,迎着浓烈如血的夕霞向津门城行去。
      东门里大街,登瀛阁。
      今日是人宗武馆馆主云望的五十大寿,登瀛阁被重金包下,宴请宾朋。
      离开宴尚有一刻,轿子和小汽车已经挤满了饭店门前的街道。
      长衫马褂的守旧士绅,西装革履的洋派商人,甚至还有穿中山装的政要官员……门口迎宾的老管事满面红光。
      “敬古斋,黄老板,贺!”
      “秦得利洋行,刘经理,贺!”
      “体育局,陈局长,贺!”
      “夏虞武馆……”
      唱名声一直传到街对面。对街是一片老墙,墙根下支着个小茶棚,茶客大多是脚行车行的苦工,对比鲜明。
      摊主正打着瞌睡,身前突然压上一片阴影。他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高瘦青年,剑眉,薄唇,眼目如星。
      身上披一件粗布短打,额头上绑着白布,晦气又古怪。
      “茶,一碗。”
      陈酒端着粗瓷大碗,随便找了条长椅。
      茶棚不大,五六张桌椅。摊主脑子活泛,存着留客的心思,请了个便宜的说书先生。
      先生大约中年,泛着一抹穷酸气质,此刻正手捏折扇,唾沫横飞:
      “……长板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这套贯口从北大关的福来轩唱到西马路的万有茶园,早就没了新意,说书先生嘴又笨拙,喝彩之声几无。
      陈酒抿了口茶,向说书人勾了勾指头。
      “客官,有事?”说书人上前。
      陈酒开口说:“你这故事,不行。”
      说书人眉眼一耷拉:
      “《八扇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张飞张三爷也是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是人都爱听,敢问客人,怎么个不行法?”
      “太旧了。”
      陈酒摇头,
      “现在是新社会,人们喜欢新东西。我倒有个新鲜故事,你听不听?”
      说书人脸上笑呵呵:“不知这故事怎么卖?”
      “不卖钱。”陈酒指了指桌上的茶碗,“请我一壶茶便可。”
     &

第二章 葬礼与寿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