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完善律法很重要,但是相比起来,如今自然是沙俄与大清边境的动乱更重要,胤?权衡一下之后就没有和皇上说这件事情。
沙俄和大清之间一直都有战争,只是以前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平常都是边疆的将领上折子之后康熙批复粮草等物就备战了,但这次不同寻常,据边境传回来的消息说,今年沙俄是个灾年,如今他们就想着从大清抢点粮食等回去,不然怕是这个冬天会死很多人。
接到这个消息的大臣们议论纷纷,以前每次要打仗了,文臣和武将都争论不休,对谈和还是战一直都是各持己见,但此次文臣也清楚,若是不打,怕是要被人欺负到家里去了。
但就算是如此,还是有一些迂腐的人,认为打仗劳民伤财,应该派人去与沙俄谈判,若是他们只是想要粮食等物品过冬,只要不是很多能拿出来就拿了,打仗可是很劳民伤财的。
武将的性子都比较暴躁,一听这话哪还忍得住,要不是此时是在金銮殿上怕是直接就要打起来了。
就算如此,两方也是对峙的很凶,刚才还和武将想的一样的一些文臣一看这情况也不行啊,一时间这金銮殿就好像是菜市场一样。
康熙坐在上首看着下面几波人争论不休,眼看着怒气已经到达顶峰,恐怕下面这几个没人能讨到好。
“几位大人说的很是有理,打仗确实是劳民伤财,但我大清的百姓如今也是节衣缩食、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如何能拿出粮食救济沙俄,孤看几位大臣一腔热血都是为了大清,不如就由几位大臣去代表我大清谈判吧”
胤?在旁边听他们的争论很是生气,他也看到皇阿玛的表情了,索性他如今也不怕得罪这些大臣,能办事的就留下,不能的换人就是了,大清能人众多,难道还不能换几个官员么。
太子的话一处,争论不休的金銮殿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武将们是完全没想到,太子会站在他们这面说话,而那几个大臣就很生气了,他们虽说是主张谈和,但可不是想着他们去,这不是还有一些武将么。
“太子殿下所言不妥,臣等身体羸弱,如何能到那边境苦寒之地,若是生病了只怕还会误了大事,相反几位将军身强力壮,既然不用打仗了,谈判倒是正好”
论脸皮,还得是这些文臣厚,这等话都能说出口,没见旁边的武将们都已经用嘲讽的眼神看着他们,就连一些理智尚在的文臣也觉得他们脑子怕是有点问题。
康熙本来很生气,但是如今看着太子一句话就缓解了这场闹剧,而且这番话说的很是大快人心,他也就没阻止。
倒是旁边的索额图快要急死了,武将虽说有兵权,但是文臣的笔杆子也能要人命啊,太子殿下怎么就上赶着怼上去了,但是皇上在上面看着,就算是急他也不敢打断啊。
“不妥,武将哪里有几位大人的脑子灵活,若是被沙俄的人套进去了怎么办,况且朝廷也没想要给他们粮食,几位将军平日专注于打仗,怕是在谈判这方面不如几位大人啊”
“正是,臣等只会打仗,哪里会与人谈判”
这还是几个将军第一次被人说脑子不灵活但是觉得很开心的,这几个家伙不是叫得欢么,那就让他们去谈判好了,就看他们能不能全身而退。
“皇阿玛,您看儿臣这个主意如何”
&nb
第5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