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娜娜是个善良的姑娘,她想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自己的祖国。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那个全民都参与经济建设,忙着大把挣钞票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去了做了一名支教老师。这那个年代,她这种行为叫犯傻。
她不是没有其他的出路,只是选择了最差的一条。她的行为让很多的人都不能理解,却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她是独身子女,意味着此一去就要离开父母,过着无比艰难的生活。然而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她说通了自己的父母,还是去了。
她曾经在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那次的时间很短暂,只有一个月。却让她见到了无比凄惨的场面。那些孩子们,有的甚至还挣扎在贫困线上,能上起学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所以这次,她要求把自己分到最穷的地方去,这一去就要五年的时间。
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一个省城来到高材生,自愿到本县最穷的山村任教,这让当地的教育部门十分的感动。他们给了欧阳娜娜极大的便利,将能倾斜的政策都倾斜给了她。也把说好的五年,改成了三年!
于是,这位高材生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陈家沟的一名乡村教师。
欧阳娜娜去了陈家沟之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着她自己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事情,看着孩子那天真的脸庞,她由衷的感到了幸福。
一个肯来乡村支教的老师,无疑是让人敬佩的。还有除了孩子的家长,村子里的其他人也都对她很好,然而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两年。
陈家沟是一个氏族的村子,无论是什么村长还是支书,在这儿说的话都不算。唯一算数的是族长,他才是整个族里的灵魂。
不知从何时起,欧阳娜娜感到了他们对自己慢慢的开始有了敌意。不单是这村子里的其他人,就连家长们看她的眼神也开始有了变化。
这让欧阳娜娜很委屈,她把自己最好的三年时光,都放在了这儿,谁知道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这三年来,她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都投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为的就是这个村子的未来,可现在村子的人却这样对她,这公平吗?
当然,她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如果是的话,她也就不会出现在这儿了。正是因为这个小山村里缺少了良好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才会认为上学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才会受穷。
父辈们的思想,难免要影响到孩子。纵然有一些成绩好的孩子,但是乡村的孩子,大部分还是不喜欢学习的。对他们来讲,学习好不好,都是要种田的。
任凭他人做事,但求无愧已心。思想观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人们不理解,可也没有动摇了欧阳娜娜的想法。她仍然在尽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她到这儿已经三看了,很快就要离开。
她想在最后的这段日子里,尽职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完。
&nb
第92章 往事如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