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完年后不久便是开春,春风和煦,长在地里的冬小麦,就如同在田野上奔跑的孩子,一日不见就好像长高了三寸。
      许徵妫收到干妈的来信,她在信中抱怨,今年过年家中人少了许多,一点也不热闹。
      又抱怨于爱国已经二十三四岁了,胡同里与他一般大的小伙子都已经做了爸爸,可他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干妈在心中说道,前段时日曾经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还将人家姑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寄给了于爱国,让他们多加联系。可于爱国却回信说,现在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那个心思去想找对象的事情。
      用干妈的话来说,看到于爱国的来信,真是气得她三天吃不下饭。
      末了又在信末说道,小白护士去年年底时结了婚,已经退租,现在院子里空了一间屋,前几天倒是有人来问过,只不过王秀兰看是两个大小伙子,而且都是返乡知青,如今都是待业状态,怕惹出事端没有租给他们。
      许徵妫看到这里,在心里点了点头,这段时间的确有许多人陆续返城,但是街道和工厂却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给他们安排,于是回城的大部分知青都只能做起了待业青年,在家里闲着,而比做待业青年更可怕的是家家户户的住房条件。
      这十几年间正是人口爆炸的时候,一对夫妻生两三个孩子那算少的,五六个是正常,但有七八个,甚至十个的,那都不算少见,人口暴涨随之而来最明显的矛盾就是住房的矛盾。
      甚至有人一家十几口挤在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屋子里面,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但凡你能想到的地方,晚上都有人睡觉,高低床之类的更是户户可见。
      所以有返乡的知青,想要单独出来租房子住,也并不意外,只是正如干妈信中所说,没有稳定工作,自然会让人多些担忧和疑虑,为保险起见,大家也不太愿意将房子租给他们。
      而许徵妫更是有自己的想法,最晚今年冬天她就能回去,这一间房子不租出去也罢。
      说到房子许徵妫就想起了自己预备去京城买房子的事情。
      许徵妫在心里盘算了一番,这一两年,她跟周大祥来来往往,在黑市中做生意,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是手里扎扎实实的也落下了两千多块钱。
      这在当下可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但是要去京城买房子,她心里还是不太有底,许徵妫想着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存折,这存折是齐钺之前交给她保管的,据齐钺自己说这上面的钱都是由他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再加上他的稿费积攒下来的,到了现在也有一两千块,这加起来就将近4000,想必就算在京城也能买到一处不差的房子。
      但是买完房子之后,他们家底也算是一干二净了,许徵妫看了一口气,在这个时代,赚钱不易啊,但是在不易,也还是要想办法再赚一笔,不然手里空空,难免心中发慌。
      盘算好了这些,许徵妫提起笔给干妈回信,信中嘱咐她另一间空房,不着急租出去,又安慰她,不必太过着急于爱国的婚事,他现在在部队正式发展的好时期,再过两年级别再提一级,不愁找不到好对象。
      刚刚将信写好,就看到徐曼云匆匆走了进来,“徵妫不好啦,慧荣嫂子好像出事了。”
   

第245章 谋划未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