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五章 韩山长是何许人也[2/2页]

农家悍妇不好惹 栗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是他们午睡醒来后,让谢皙领着一起背背书之类的,之后就练字。等未时一过,便进入每日的答疑时段,孩子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堂提出来。我给他们讲完,就可以散学了。”
      “上午是最好的读书时段,我一般在上午讲学。”
      “不知梅先生这里,每日什么时辰开课啊?”
      “如果是住在城里,便要求每日辰时正到我这里应卯;若是住在城外,可稍缓半个时辰,在巳时初到即可。”梅书臣说到这里,又将他这私塾的休沐日,也一并告知了两人。
      每月初九、初十、十九、二十、廿九、三十休沐,每月总共休六天。除此之外,一般只有病假可以请。
      当然了,除开岁节放半个月,这里是没有夏修假的。但是,若是到了节日,一般也会给学生放半天到一天的假,梅书臣会带他们出去访古踏青赏花等等。
      林玉茗觉得很满意。按照梅书臣的意思,其实一天只有上午三小时读书,下午半小时背书,一小时练字,一小时答疑,中午连着吃饭可以午休一个半小时,总得来说还是不累的。
      不过,梅书臣也说了,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靠他这个先生就能够全部教会的。毕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是要看孩子们自己是否勤奋刻苦,以及有没有钻研学问的毅力。
      有很多读书上的问题,终究只能靠自己去验证,去琢磨,去反复推敲领悟。
      “当然了,在下定当倾囊相授,将我毕生所学能教的全部都教给他们。”梅书臣望了望座位上的每个孩子,脸上露出了期待与欣慰的神情,
      “我的资质有限,考了好些年都还是个秀才,恐怕一辈子也就是个秀才了。但我希望他们不止于此。”
      “梅先生怎地说这样的丧气话?你如此年轻就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不应该高兴吗?”林玉茗是真心觉得对方很厉害,秀才可已经进入了“士”的阶层了。对方这么年轻,想必当年院试的时候也就二十来岁吧。
      “林小娘子过奖了。其实在下真的属于特别不开窍的那种,赵师兄应该晓得,龙溪书院的入学年纪是八岁到十五岁。而我当年进入龙溪书院的时候都已经十五岁了,算是非常之晚的了。”
      这下林玉茗倒真有些不解起来,“我一介女流没读过什么书,可能问的话有些好笑,还请梅先生不要介意。但我确实想知道,这龙溪书院真有那么好吗?考不进就会有些遗憾之类的,”
      古代的书院又不具备保送这种功能,应该不至于进不了就很受打击吧。她儿子以后难道也得考龙溪书院?
      “林小娘子可能真的不知道,但赵师兄未必不清楚吧。师兄怎地也没跟林小娘子说道说道?”梅书臣忍不住开起了两人的玩笑。
      林玉茗和赵珩互相看了一眼,很快不约而同别开了。
      他?笑话,我还不如问陶大娘子呢。林玉茗在心里撇撇嘴。
      梅书臣假装看不到两人的默契,“林小娘子,也许你并不知道,韩山长是何许人也吧?”
      “我只听说韩山长曾是京城里的大官,是致仕后才回龙溪开办书院的。”
      “韩山长曾是先帝钦点的三位托孤重臣之一,也曾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其在朝三十多年,为我大胤王朝抗击云夏国、罗刹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一手箭术更是出神入化,不仅一张弓能一发三矢,还能百步之外射中蜻蜓的羽翅,堪称我大胤第一神箭手。”
      “当然了,他还是今上的老师。待今上掌权,山长便致仕回乡了。官家念其对朝廷所做的贡献,特准其如愿开办书院,一应制式只比京城的太学低一级。所以我们龙溪书院的学生,才能和当今四大书院平起平坐。”
      “说得明白点,想要入仕不仅仅是做学问就够了,还讲一个……怎么说呢,同窗情谊吧。这样将来在仕途上行走也轻松一些,尤其是对于想要建功立业的武将来说。”
      这样一解释,林玉茗倒是明白了。
      看来不论古今,学生在哪里读书,其实都是为了一个资源的问题。

第一三五章 韩山长是何许人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