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师徒相见[2/2页]

天命玲珑心 萝卜青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我赶紧用莲池水为它保命,虽然一息尚存,但一直都无法醒来。”
      “连师父都束手无策……”莲生摸着小东西烧焦的一侧羽毛绝望地看着紫清。
      “眼下你来了倒是有一线希望。”
      “我?”莲生疑惑道,她自个儿的半条命都是莲池和师父给的,怎么救玄雀呢……
      “灵兽的灵力与主人相辅相成,它是你豢养的,你的法术越高,它的灵力自然也越强,在你身边它兴许可以醒来。”
      “还有此事?”莲生读了好些书籍里都没有提到过,“师父是想安慰莲生吗?”
      紫清摆手道:“灵兽与主人心意相通、性命相连,就好比云昔道长的两只重明鸟,可是天下第一的神鸟,可云昔道长这一仙逝,重明鸟的灵力便也不复增强,只能慢慢耗尽直到死亡。玄雀为了报信,灵力耗尽陷入沉睡,为师以为它待在你身边应是可以恢复的。”
      莲生搂紧了玄雀,“那自今日起莲生吃喝拉撒睡都和小东西在一块儿了!”
      “嗯……为师便传授你一套内功心法,或许能起到一点作用。”
      ……
      “师父,您从前怎么不教我这些?”
      “你还好意思说,整日摸鱼打鸟,同只野猴子一般!哪有一刻能安下心来钻研法术,哎!”
      “师父您别生气,莲生从前不懂事,以后一定跟着您认真学!”
      紫清欣慰地看着莲生,眼中隐有泪光,“还是云昔老儿有办法,将你管教得这么好,我还未来得及感谢他……”
      莲生鼻子一酸,“道长以身垂范,春风化雨,我等受教以来莫敢一日松懈。如今道长去了,莲生只想着为天下太平尽绵薄之力,完成道长和师叔的心愿。”
      “莲生……”紫清看着她欲言又止。
      “国师都告诉莲生了,师父从前一直护着莲生,现在莲生长大了,也想独当一面。我想成为爹娘那样的人,有朝一日能够保护身边重要的人,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受难从我身边离开!”
      紫清握紧双拳负于身后,“伯平不说,为师也打算告诉你,当年,为师练功急于求成,险些走火入魔,是巫族人救了我一命,后来我在岐山上清修,巧遇奄奄一息的霜河。我也得以有机会报答巫族的救命之恩。”
      “师父您可知道穆先生?就是采芝斋里一个驼背独眼的酒鬼。”莲生将穆先生挟持她的事告知了紫清。
      紫清一脸凝重地摇摇头,“我并未见过此人,当年在岐山也没见过这号人物。”
      “他究竟是不是巫族人啊……”
      “那无字书在何处?”
      莲生从袖子里摸出书卷,“一直带在身边,师父你看!”
      紫清打开锦书摸了摸那刻痕,两指并拢在空白处扫过,一道蓝光过后上面依旧空无一字,“这上面并没有设下法术禁制。”
      “难不成真是一纸空文?”莲生挠了挠头说。
      “不会的,既然你母亲把它交予道长保管,一定非常重要,你收好,总有一日会弄清楚的。”
      “知道了,师父!”莲生将锦书收好,“师父,我来时差点被人从天上射下来,现在大瑶是和越国是彻底翻脸了吗?”
      “鹿阳夫人几日前亲自来此督军,而且几乎带来了大瑶所有的兵力,景皓正在尽量拖延,等待襄?R的援军。”
      “莲生听景伯父说了,皇上安全到达襄?R他便可发兵岐山。”莲生说,“不过这个鹿阳夫人哪儿来的底气,谁都知道襄?R与弋阳唇齿相依,越国公与皇上乃亲舅甥,这不是公然造反么!”
      “鹿阳手里握有吴世子这张牌,她打着吴鉴的名号来攻山,以友邦之名剿灭参与造反的吴国余孽。实际上岐山哪有什么吴军隐匿,鹿阳是硬要将国家大事说成吴国的家务事,陈、晋、魏皆盯着局势,皇上是绝不会插手此事的。”
      “师父的意思是燕……皇上会坐观成败?”莲生费解地问。
      “他只能如此,即使他心里偏向越国公,也清楚鹿阳有谋反之心……此刻陈、晋、魏都如惊弓之鸟,若是皇上对大瑶动手无疑是要置吴世子于死地,那么当初招安吴世子、稳定各国的承诺就成了一纸空谈,莲生你想想,这三国国主会如何?”
      莲生沉思道:“三国国主必定物伤其类,担心皇上下一步就是要对自己下手,夺走兵权土地、革去王位,甚至为了永绝后患而痛下杀手,以免重蹈吴王之乱的覆辙!”
      “没错,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
      莲生颔首道:“三国国主必然不会引颈就戮,那么最后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
      “是啊!那样就正中大瑶下怀,给了他们一个举兵的绝佳理由。”
      “四国之力恐怕……越国与弋阳难以招架,如此必将危及焱氏江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所以岐山一战只能胜不能败!”紫清坚定地说,“大瑶退兵之前为师是绝不会离开此处的!”
      莲生总算是搞得一清二楚了,眼下若是越军败了,鹿阳一定会以吴世子的名号要求皇上立其为新王,给予封地兵马,若是准了就等于喂了意欲谋反的大瑶,反助其一臂之力。若是不准,那大瑶又会借吴鉴煽动魏、晋、陈……若想避免战事,岐山之战尤为关键!

第六十二章师徒相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