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每十日一次的大休,还未到卯时莲生便早早地洗漱起床,等到西阁大门一开就匆匆往外走。自从听了乐正小师叔的话她就盘算着早点儿去采芝斋查一查究竟如何驯养玄雀。从云儿她们那儿打听来采芝斋只在每月阳数日对弟子开放,且低级弟子在采芝斋每日顶多只能停留一个时辰,还常常因为排队浪费一些时间,莲生为了节约时间特意选了个大家都难得睡个懒觉的休息日。她轻手轻脚地出了门,黎夏她们丝毫没有发觉,还在蒙头呼呼大睡。沐浴着晨光和微风,莲生迈着轻快的步伐往采芝斋去,她对前往采芝斋的路可谓是十分熟悉了,听师傅老人家说过此处藏书之丰富,每回路过都看得心痒痒,早就想一睹为快了。莲生见这一路上没有几个人,稍稍放心了些,脚步不由得放慢,还未到开放的时候,去早了也只能在门外干等着,莲生便一路缓缓前行,顺便熟悉熟悉三清山的环境,这儿美得好似仙境,奇花异草不计其数,亭台楼阁的修建装饰也别具一格,一步一景,令人应接不暇,住在这样的地方,即使不是为了修炼,也定能耳濡目染,多少沾上些不同凡俗的仙气,也难怪人人削尖了脑袋要上三清山学艺,这人间仙境的名号怎么会落在岐山的头上,莲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绕过一丛翠竹,莲生远远地便看见了古朴典雅的三层高塔状建筑,采芝斋不费一铁一钉,全部以榫卯连接,外观未做矫饰,只有历经风雨后留下的斑驳痕迹,看起来至少也有百年历史了。莲生兴致勃勃地朝目标走去,临到门口却意外地碰见一个熟人。
“师兄!”莲生脚步不停,看着匾额下负手而立的少年开口唤道。
钟绍英回过头来定睛一看,笑道:“是莲生师妹啊!”
莲生在钟绍英面前站定,“师兄也是来看书的?”
钟绍英微微颔首,“每回路过都能见着许多同门在此处逗留,我估摸着今日一大早不会有什么人来,没料到和师妹想到一处去了。”说完意味深长地笑着。
莲生也扯开嘴角,“真是巧了,师兄来找什么书?”
“我不过是心血来潮随便看看,师妹你呢?”
莲生看看四周围,压低了声音道:“自然是为了那只宝贝玄雀。”
钟绍英了然道:“师妹费心了……时辰到了,咱们进去吧。”
“可……大门还没有开啊?”莲生看了看紧闭的木门。
钟绍英摇了摇头道:“你要是等着它开,恐怕要等到日落了。”说完伸手敲了敲木门。
“咳咳咳……”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又是哪个小鬼,这一大早的,不窝在床上,又来扰老朽清梦……咳咳咳!”沙哑的声音由远及近。莲生好奇地盯着大门,听闻采芝斋里有个脾气古怪的先生负责看管三清山的所有书册典籍,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应该不会比赵师叔更严厉吧……
“吱啦——”木门内探出了一个脑袋来,一头银发乱糟糟地绾了个髻在头顶,苍白的脸上沟壑纵横,一双眯缝眼正费力地迎着阳光睁开,打量着莲生和钟绍英二人,他身长只到莲生肩部,含胸驼背,一身不合体的道袍皱巴巴地裹在身上,鞋子也提拉在脚上没穿好,一看就知道是刚从被窝里爬起来的。
莲生没想到是位上了年纪的师傅,打扰了他休息觉得有些愧疚,遂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弟子莲生拜见先生,扰了先生清净,还望先生见谅。”
“咳咳……”老先生瞄了一眼莲生腰间,又看了看一旁垂首而立的钟绍英,打了个呵欠道:“我就猜到是你小子,怎么又带了个丫头来!还嫌你一个人不够烦哪!”说完甩了甩袖子背过身摇摇晃晃地往里面走了,莲生这才闻到一股酒味,再看钟绍英,也是一脸的无奈。钟绍英推开木门示意莲生先进去,莲生跨过高高的门槛,钟绍英紧随其后,两人跟在老先生五步远的地方慢慢走,这里面有一条狭长的甬道,四面都是窗棂,透着光进来,十分敞亮。
“师兄,你常来此处吗?”莲生小声问道。
“算是吧。”钟绍英目视前方。
莲生心想,连老先生都烦着他了,想必是来得极为勤快了,不愧是钟师兄,真是勤奋好学!腹有诗书气自华,怪不得气质如兰,沉稳内敛。“师兄,这位先生如何称呼呢?”
“听师兄师姐称其为穆先生。”钟绍英看向莲生。
莲生点点头,心里没由来的开心起来,此行真是好运气,遇到了同是爱书之人的钟绍英,如果没有他领着,这会儿她估计还在外边傻等着呢。
&nbs
第二十一章采芝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