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有了感情的,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就离开东家,但是对比过去的速度,现在可要慢上许多。
对于官员朝服的版制是一向有规矩的,容不得人马虎,给内务府的缎子也是宫里要拿来用或者赏人的,这桩桩件件都是马虎不得。
为了这些,织坊里头这两个月都是已经没在接别的单子了,只一心一意做着这两件事,先头人少,做的慢,后来招了人,也都还要重新来教,这个进度已经是耽搁了许多了。
秋季朝服倒还好,因为时日还长,只是这些云锦和蜀锦是供不上了。
夏日里已经到来,第一批送往京城的料子已经在路上了,第二批仍然在赶制,但是第三批,第三批还下落未知。
如果今年供不上,内务府那边对着苏家必然是有一番责问的。
料子是小事,但是让各宫娘娘手上没有趁手的料子自个用或者是拿来赏人,那就是罪过了。
内务府的采买向来是眼高于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一块,这天下鼎好的几件差事,苏家都占了,叫别的织坊每年只能挣点小钱,上面够不着,下面不稀罕,这才是这几家织坊这一次说什么也要把苏家拉下来的理由。
如果这一下出了事,那就意味着他们就有机会把自己的东西呈上去了。
但是苏家今年已经是亏空了许多了,现在这锦缎很是重要,是不能再出差错了。
苏梓萱听了大半天,一边听一边自己权衡利弊,又一边觉得有些荒诞。
这些分明都是些很简单的事情,只是都刚好撞在了一起,叫这一大群人慌了手脚,施展不开。
苏梓萱看着这满堂十来个人,只有袁承福这里是专做着这两样的,一是供给内务府的缎子,二是每年朝服的赶制,这两样之外就还接一些京城里大铺子的订单。
今年年初接到的单子也是如此,京城最大的成衣铺,锦绣阁的单子。
锦绣阁如其名一样,店里都是锦缎,鼎富贵的人家才能在里面消费,换了一些没那么富贵的,一季也就只能买那么一两匹布。
这还是端王爷的产业,所以才说换就换了,半点都不怕苏家的反噬。
本来这还是不算什么,只是刚好被联合打压,让别的单子也没有,再就是挖人,桩桩件件,雪上加霜。
第92章 遭到打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