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旧之交人才荒[1/2页]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从在之罘湾见到了“失踪官员”的赵?,
      并逐步了解到同舟社埋于海面之下的冰山轮廓后,
      宗泽就被同舟社的庞大布局和徐泽超强的战略定力所折服,
      其人深信掌握这个庞大组织的掌舵人,绝不是谋朝篡逆的小人——
      对于一个心怀苍生,布局九州的真豪杰来说,
      割据政权大宋最多只能让他顺手为之,真不值得徐泽使用阴谋手段。
      垮过了心里这道坎,宗泽仿佛焕发了青春,又有了无穷的工作热情。
      快六十岁的人了,比一众衙吏还要有活力。
      其人不仅深入治下,督导同舟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还将州衙一众属僚、胥吏使唤得团团转。
      针对共建会包税之后,
      州衙内人浮于事,只坐衙、不下乡的怠政行为,
      宗泽推出了与同舟社接轨的考绩评定标准,
      明确要求所有“公职人员”每年一评,
      不干事、干不好事、不干人事的,不仅会丢饭碗,还会受到严惩。
      其实,用不着他吓唬人。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流官必须依靠胥吏方能治理好地方,才给了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
      但同舟社另起炉灶,靠共建会就能把地方治理的很好,
      对无法经常迁转的胥吏来说,就是巨大的生存危机。
      要么混吃等死,待到同舟社彻底掌控登州后,被扫地出门,
      要么主动转变思想和作风,积极按同舟社的要求办事。
      对这***猾小人”来说,
      这个选择,根本就是送分题,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早在宗泽投靠同舟社之前,
      这些胥吏就已经过着升衙摸鱼,收衙便为同舟社奔走的“地下党”生活。
      如今,有了知州相公的公开支持,
      由地下转为公开,用不着再偷偷摸摸了,
      于是,以往欺上瞒下,作威作福的胥吏们,
      在徐泽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后,全都摇身一变,
      成了积极响应同舟社号召,心系百姓,服务乡里的“大好人”。
      家不在本地,又有任期迁转可期的流官要稍微好过一点,
      可以更加从容地处理与同舟社的关系,有政绩的事就干,需要担风险则免谈,
      但同舟社大改组以后,这种悠闲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海东、辽东等同舟社“直辖”的地方不论,登州的变化同样很大。
      徐泽先排人私下通知各县官员,同舟社近期有重大政策调整,
      怕出事,不敢留下的,想办法“礼送出境”。
      铁了心留下的官员,则在同舟社治下州郡的“内部任用”。
      且任内考绩将采取全新的评判标准,
      不仅将三年一评改成了每年“小评”,三年“大评”,
      而且,考绩还涉及到社务部之下多曹的具体量化指标。
      其实,指标量化再多,落不到实处,都是扯淡。
      但同舟社偏偏有能落到实处的办法——
      日常有吏曹、监曹的抽组巡察,
      考绩时,还要与治下共建会相互评分。
      待到知州宗泽投效后,
      同舟社通过知州衙门直接下令就更方便了,
      工作任务指向性更加明确,考评反馈也更注重数据说话,
      同舟社的总部就设在登州,
      上面有垂直指挥,面对面监察,下面有共建会反向监督,
      还像以前一样坐在衙门内当老爷是不成的。
      必须扑下身子,解实情、做事实,
      由此,工作压力倍增。
      官不好当,当不好官,好官太难当的感慨越来越多。
      但,这些话也只是少数官员私下感慨而已,
      谁觉得辛苦,可以不干,下面还有大把的人削尖脑袋想进来。
      毕竟,在同舟社治下,
      对官员能力的考评摆在首位的是能做事、做好事,
      读书确实很重要,同舟社连粗糙军汉都要识字,
      但读书不是唯一衡量尺度,任职还要看能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旧之交人才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