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姑姑的礼仪好,还不是老祖宗当初教得好。”还是王熙凤会说话,“说到底还是老祖宗教得好,淮哥儿不愧是老祖宗的外孙。”
贾母被王熙凤这句话逗乐了:“是啊,敏儿在家的时候最为懂规矩知礼,谁见到她不夸她一句啊。”
“这还不是老祖宗您教的好吗?”王熙凤笑着说,“我小的时候就听说姑姑是京城贵族小姐中最为优秀的。”
“是啊,南安郡王妃就曾夸奖敏儿优秀。”提到女儿,贾母脸上是满满地骄傲自豪。
“哎哟,老祖宗,等我女儿长大了,您可要教教她,让她也能像姑姑那样聪慧优秀。”王熙凤语气夸张地说,“我只求她能有姑姑一半优秀就好。”
贾母满脸笑容地说道:“我老了,可没有那个精力教孩子了。”
“老祖宗,您哪里老了。”王熙凤装作祈求地说道,“老祖宗,您到时候就大发慈悲,稍微点拨下。”
贾母指着王熙凤,笑骂道:“你这是赖上我了啊。”
“谁叫老祖宗您这么会教女孩子啊。”
“你这破落户,哈哈哈哈……”
王熙凤这一番话,彻底把贾母哄开心了,哄得她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
贾琏本想再说林淮玉的事情,但是被王熙凤一个厉眼给吓到了,没敢再说。之后,又说了些贾敏的事情就离开了。
王熙凤跟着贾琏回到他们自己的屋子,“你干嘛一直在老祖宗面前说淮哥儿这个好那个好,你明知道老祖宗听不得有人比宝玉好?”
“我故意的。”贾琏靠在榻上,“我就是想让老太太知道,这世上不是只有宝玉长得好,让她知道宝玉跟淮哥儿比差远了。”贾琏就是看不惯贾母把贾宝玉当做一块宝的样子,弄得整个府里的人都以为贾宝玉才是荣国府未来的主子一样。
“你这么说有什么意义?”王熙凤能理解贾琏这么做的动机,但是贾宝玉毕竟还小,还是个孩子,对他们构成不了威胁。
“当然有意义,我就是想让老太太知道淮哥儿比宝玉好。”贾琏言道,“再说,淮哥儿本来就比宝玉好。他和宝玉一般大,但是宝玉跟他相比就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
“真的有你说得那么好?”
“我还能骗你不成。”贾琏坐起身望着王熙凤说道,“我走之前你让我跟淮哥儿亲近点,我一开始还不以为意,但是见到淮哥儿后,我觉得你说得对。”
“这么说你跟淮哥儿的关系不错?”
“还不错,等姑姑身子养好了,一定会带着淮哥儿来府里,到时候我们要好好地招待他。”
“这是自然。”王熙凤坐在贾琏身边,伸手轻轻地推了推他,“你再跟我说说姑姑和淮哥儿的事情。”
贾琏一回荣国府,当着贾母的面把林淮玉狠狠地夸赞一番。旺儿一回来,也在宁荣两府的下人面前把林淮玉夸得天花乱坠,这导致林淮玉还没有来贾家,就在宁荣两府变得有名起来。
王熙凤一向最喜欢拍贾母的马屁,哄她老人家开心,见她老人家听信听哭了,连忙打趣道:“这屋子没有风沙,怎得一个个地都被风沙迷了眼,赶快叫大夫来看看?”她说着说着,表情和语气变得夸张起来,“老祖宗的眼睛里进了不少风沙,赶快去给老祖宗拿眼药膏。”
贾母被王熙凤这句话逗笑了,不由地轻笑出声:“你这破落户说谁眼睛进沙子呢?”
屋子里原本悲伤的气氛,顿时被王熙凤这句话玩笑话给打破了。
“老祖宗,姑姑写信来是为了您让开心,您倒好却哭了起来。”王熙凤把贾母逗笑后,就继续安慰她老人家说,“姑姑要是知道了,一定会自责愧疚的。”
尤氏顺着王熙凤这话,说道:“老祖宗,凤丫头说得对,姑姑写信给您是给您报喜,您应该高兴才是。”
邢氏跟王夫人都不会说话,只能附和尤氏和王熙凤的话点头。
秦可卿接着她婆婆尤氏的话说:“老祖宗,姑祖母的病情好转,您应该放心才是。”
李纨接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姑姑这是遇到喜事,相信过不了多久姑姑就会彻底大好,说不定到时候姑姑还会来京城看望老祖宗。”
贾母被儿子儿媳和孙子媳妇这么一劝说,又一安慰,心中的悲伤消散了不少。
“我不是难过,我是心疼敏儿。多年前,明哥儿没了,敏儿的心里就不好受。去年年底,敏儿又失去一个儿子,让她一病不起,我真的担心她这次挺不过去,幸好姑爷去林氏一族挑了一个孩子过继给敏儿冲喜,没想到这孩子是明哥儿的转世,真是谢天谢地。”
“老祖宗,这是老天爷垂爱姑姑,才让明哥儿转世回到姑姑的身边。”王熙凤接着说道,“姑姑跟老祖宗您一样有福气,不然怎么会被老天爷垂怜。”
她这话说到贾母的心窝子里了,“敏儿最像我。”
“姑姑最像您,姑姑以后也会跟您一样健康长寿,子孙满堂。”王熙凤笑着说,“再过几年,老祖宗您就要有外孙媳妇。”
她这话说得贾母高兴,满脸笑容地说道:“那我要多活几年,等我的外孙媳妇。”
“老祖宗,您长命百岁,肯定能等到外孙和外孙媳妇来给您磕头。”王熙凤很会讨贾母的欢心,立马转移话题道,“老祖宗,姑姑的身子需要好好地调养,我们要不要送一些好的药材和补品给姑姑?”
贾母听到王熙凤这么说,立马笑着说:“还是凤丫头考虑的周到,那就送一些好的药材和补品给敏儿。”
“老祖宗,要不要再送些东西给淮哥儿,毕竟淮哥儿现在是您的亲外孙?”
尤氏附和王熙凤的话说道:“老祖宗,这是一件大喜事,我们应该送些东西恭喜姑姑。”
贾母笑着点点头说:“这是自然的。”
王熙凤脑子转得快,马上又想到一个主意。
“老祖宗,药材和补品叫官差送去,总是让人不放心,不如让琏二爷带着人亲自给姑姑送去,正好让他代替您看望姑姑,您觉得怎么样?”王熙凤知道贾母一直记挂远在扬州的女儿,女儿病重,贾母担心地吃不好睡不好。如今女儿的病情好转,但是贾母没亲眼看到,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派一个人代替她去看望,她这心里会安心许多。
王熙凤这个特意非常合贾母的心意,“好好好,就让琏儿亲自去一趟扬州。”说完,她想到什么,揶揄王熙凤道,“凤丫头,你让琏儿去扬州,你舍得吗?”
“怎么舍不得?”王熙凤一本正经地说道,“他能为老祖宗办事解忧,是他的荣幸,也是他的孝顺。”
尤氏戏谑道:“你就不怕二叔去一趟扬州带回来几个人?”
这话说得王熙凤不爱听,不过她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装作一副大方的模样:“他要是去一趟扬州带回来几个人,说明他有几分本事。再说,他带回来的人要是能给咱们贾家开枝散叶,这也是他的功劳。”
尤氏听着王熙凤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继续调侃她道:“二叔要是真的带人回来,估计你这醋缸子就要打翻了。”
“哈哈哈哈……”贾母被尤氏的话逗乐,笑了出来,“行了,不要再逗凤丫头了,再逗下去,凤丫头的醋缸子现在就要打翻了。”
第 117 章 清穿(3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