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六章 得道至人[2/2页]

妖魔鬼怪入我图 鹿人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开口:“世人大多只知降魔六宝,而不知六道,实是可惜。”
      “也不知是三教刻意引导,还是各地并不重视,防患幽鬼,还需开启民智,提高防患认知。事后补救只是下下策。”
      这话让吴奇有些吃惊。
      此前他对戢水龙女评价已不低,但没想对方看破本质,直接将防治幽鬼看成了一项全民问题,从教化认知上进行普及。
      吴奇心里默默道,果然不可小觑天下英雄。
      “古时有道而无仙。”
      戢水龙女扬头仰望茶圣像,更显她脖颈修长:“仙人是后来才有的称谓,早期称之为?M(qian),古仙即?M人,意为迁徙升天之人,后演化为一人一山,也有坐镇洞府、入山修行之意,”
      “想过么?仙人源头在何处?他们最初到底是如何界定是否为仙?”
      “若是能升天即为仙,那么结丹修士就能以法宝和法器做到,但这种程度在远古时期也是稀疏平常。”
      她看向吴奇:“明白么?”
      吴奇猜测:“想来,仙人就是求道之人。”
      “不算笨。”
      戢水龙女微微颔首:“世人常说求仙问道,却总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道。求仙是为问道,这是先后顺序,不可颠倒。”
      “如今婆娑世界里,降魔六宝为什么能应对幽鬼,并非因它们生而神异,而是因它们本身合道。”
      她悠悠道:“降魔六宝,竹,米,茶,瓷,丝,盐每一件都有得道者赋予其道,而让它们本身变得暗合婆娑世界天道,才能压制天外幽鬼。”
      这一点是吴奇从未听过的。
      浮云观收集的书籍,大多都是驳杂不堪,浅谈则止,少有这么深入地讲述。
      吴奇全神贯注,专心听讲。
      戢水龙女随口道:“古天帝帝俊手拄丘南竹问道,竹为其道。”
      吴奇随着戢水龙女目光投去,看到帝俊像为手拄丘南竹,面目一片模糊。
      “后稷以育米而问道。”
      后稷像手捧一碰米粒,同样五官不清。
      “人皇燧人氏以燧枝钻木取火,造出了第一片陶瓷,问道于瓷。”
      燧人氏像做钻木取火状。
      “嫘祖养蚕而成丝,以丝绸庇护万民,问道于丝。”
      嫘祖像手捧一匹绢。
      “盐宗宿沙氏,炼盐以安抚世间之鬼,以盐问道。”
      宿沙氏像手里有四四方方的粗盐块。
      “茶圣陆羽,遍寻天下之茶,以茶问道。”
      戢水龙女收回目光:“此为六道,用降魔六宝,不可不知六道之源。”
      吴奇不由奇怪:“婆娑世界里,得道者就这六位么?”
      他可记得,古来圣贤与仙神数量远不止如此。
      六道中,后稷为黄帝玄孙,嫘祖为黄帝妃子,宿沙氏为炎帝臣子,炎黄二帝对人族的意义毋庸置疑。婆娑世界的大唐,同样有这些人物。
      “得道者,称至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自不止六位。”
      戢水龙女也不卖关子,轻声道:“只是得道后,至人问道于婆娑世界,以己之道支撑天道的就这六位。至人中,比他们强的大有人在,但婆娑世界里,唯这六位至人,至始至终与万千生灵站在一起。”
      “如果说古仙是补天缺,是填补豁口,六道至人就是以己身织天道,是稳固根本。婆娑世界一旦被毁灭,六位至人也将道消神殒。”
      “六道至人离开婆娑世界后,留下了‘道祀,也就是竹,米,茶,瓷,丝,盐,它们依旧与道相合……”
      “任何使用六宝对抗幽鬼者,都会得到六道至人引发的先天一?畔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非一句空话。”
      戢水龙女静静看着茶圣陆羽,语气坚定:“成都府的百姓,需要搞清楚到底幽鬼是什么,又是什么在庇护他们。”
      “不像大多明哲保身的神?,也不像那些留下缥缈传说的古仙。”
      “六道至人从未抛弃每一个人。”

第九十六章 得道至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