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章一百零八、往事如烟[1/2页]

九霄与君谋 逝水临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天熠和周天慕离开后,铃兰就直接为祁妃传了午膳。其实祁妃惯常用膳的时间早就过了,今日两位殿下在,娘娘高兴,也便忘了时辰。
      一下子想起了太多旧事,祁妃对着五色俱全的佳肴提不起胃口,只是铃兰一直在一旁盯着她,先前瞒着铃兰多要了几碗冰镇梅汁的事情被不知情的林太医给揭开了,她此刻有那么点任性后的心虚,对着满桌的菜搪塞性地都吃了点后,才撤了桌。
      祁妃以为按铃兰的性子,该是要来给她说教了,可整个偏殿的人都下去了,铃兰也没吭声,她略略侧过头,想看看这侍候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丫鬟怎么了,但一看见铃兰的脸色,祁妃就沉默了,只能叹气,“铃兰啊……”
      铃兰压根儿就没想着要拿偷吃冰食一事与祁妃叨叨,她那不喜不悲望着角落里不知道什么东西出神的模样,也同样是因为祁妃提及了旧事,她陷了进去,“娘娘何不把当年真相明明白白告诉两位殿下呢?庄王殿下是冤枉的,娘娘也是冤枉的,先帝当年迫于形势无可奈何,可如今不一样了呀,如果三位殿下有心——”
      “铃兰。”祁妃压着声音喝住了执拗说着的铃兰,铃兰一愣,顷刻间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言,默默低下了头不说话。
      偏殿一下静悄悄的,祁妃很是不习惯,自己许久未动气,估摸着这一声喝是真的吓住铃兰了,她小心地瞥了眼站在一步之外的人,眼角一弯无奈笑起,叹道:“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承绍不在了,凌霄也不在了,翻出来又能如何呢?”
      铃兰语塞,是啊,翻出来又能如何?
      若这案子里的九绕十八弯全部大白于天下,不仅四方根基会不稳,整个诸华三国都会震荡。可瞒下吧,那太后孟氏会善罢甘休吗?人家现在正揪着这案子不放呢,就指着庄王案能把自家主子和三位殿下都给掀翻了。
      见铃兰没有一开始的不平之气,祁妃才悠悠说起个中考量,“铃兰,你知当年根底,而今仍这般不忿,熠儿、和儿、慕儿还如此年轻,若是真完完全全知道了原委,怕也会对翻案一事过于执意。况且当年事,本宫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本宫的犹豫和隐瞒,贻误了一切弥补的可能,使得凌霄不得不舍弃一身才学离朝,而承绍失了最得力的臂膀,在朝中也不好过。”
      后来由秦淮牵线搭桥,得了诸华名门王氏相助,四方才算真正稳定下来,但王氏竭力协助的理由,祁妃总觉得站不住脚。
      这维陇王氏仗着百年世家的深厚根基,虽常年在朝中地方有官有位,却从没有对诸华任何一国躬身尽力,然而偏偏就说看上了周承绍的气度,愿意呕心沥血追随。
      其后王舒旷顺时顺当接过右相官服,而过了没多久,王孝莽也从地方被上调回京周,从旁辅佐,王家真正扎根四方朝政,也是从这时起的。
      当然,这一段知道的人并不多,在不知情者看来,王氏自始至终都在朝中为君分忧,为民谋利,前后并无差别。
      这般一算,王氏为四方鞠躬尽瘁也逾二十年了,当真是被先帝的气度折服了?这诸华解体后三百年来都只是袖手旁观的王氏,当真变了想法?
      即使不是如此,王氏另有图谋,但这些年王氏从未有逾越之举,忠君爱国,祁妃挑不出这家人所为有何不妥,可她也实在看不懂王家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仿佛在等待一个机会,千载难逢。
      王氏如今安定,又与自己的熠儿交好,祁妃不欲再多想。
      “娘娘!”祁妃的话说了一半,就愣怔着没了下文,一愣就是一刻,铃兰有些担心,轻声唤了唤,如何应对这来势汹汹的翻案一事,她还等着主子拿个决断出来。
      回过神的祁妃即刻就把先头未说尽的话补上了,“凌霄一案当时便被认定铁证如山,时隔二十多年,一群后辈想要推翻这论断,是难上加难。涉事的所有人证已经没有一个活口了,物证若能推翻,承绍又怎么会让凌霄身败名裂呢……”
      祁妃兀自分析着,良人簪和八坤的传国玉玺还好说,当年堆在他们面前的海量军需账目才是问题,这些账目明明白白写着庄王贪污的经过,哪怕知道是假的,可是完全找不到造假的痕迹,对此也还是毫无办法。
      半晌,祁妃仍然只能叹气,“闹成这样,倒是便宜了欲用此事兴风作浪的人了。”
      对庄王案知根知底的她并不担心孟氏借这案子能翻江倒海,她又恢复了平静,笑着对铃兰言说:“熠儿、慕儿、和儿那边……就让他们自个儿先查着吧,陛下近来似乎也在私底下调查这件事,这可真热闹。”
      “哼,恐怕那孟氏自己也没想到,亲生儿子竟在怀疑她吧!”铃兰笑着应和,语气之爽利,仿佛已经狠狠出了口恶

章一百零八、往事如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