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不求嫁个富贵高门,至少进了门得过得舒坦吧?
只是广寒毕竟是周天熠的近侍,她贸然查他的底,是对周天熠的轻视,她不会那么做。
听秦颂这么说,周天熠也察觉到了不同,他轻咳一声,凑近秦颂说道:“广寒家里比较复杂,晚些时候你我都得空了,我再给你说说他的事吧。”
秦颂原以为广寒只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侍卫,机缘巧合下得了周天熠的信任才成了近侍,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她不由地为月笙担心,犹豫着点了点头。
“上朝的时间快到了,我得走了。”周天熠瞥了眼东边的天空,浅白上已有隐隐的红,太阳快出来了,他是临走前听了广寒的话不放心,才到秦颂院里来转一圈的,耽搁了半刻,进宫的时间就有些吃紧了。
周天熠抬脚匆匆走了几步,身形一顿又想起了什么,回身对秦颂说道:“之前在锦庄同意给你的青花锦,你让荣夫人带你去库房找找,我记得确实有几匹,不过放得时间久了,也不知颜色还是不是原来那样的了。”
“我?”秦颂指了指自己,周天熠的话杀了她个措手不及,青花锦的事儿连她都快忘记了,他竟然还记得?
“对啊,还有库房的其他料子,你看得上的也都拿去吧,七月八月可能有点热闹,多做几套衣裳穿漂亮点!”周天熠边往外走边说道,直至到了院门口,又侧身对着呆立在门口的秦颂笑了笑。
五个丫鬟同样呆呆地站着,她们都没有跟随小姐去豫岩,因而对于小姐与昭王殿下这样随意的相处方式,有些……接受不了,相比几个月前,小姐在昭王殿下面前变得更加肆意了,民间那些听听就过去的传言,未必就不是真的。
既然周天熠还记得青花锦,秦颂自然不会去同他假客气,只是方才他的话里透露了另一个信息,也让秦颂十分在意。七月八月有点热闹,是指什么热闹?周天熠说得那么轻松,应该不是坏事,可她心里又觉得不安生……
——
能在朝堂说上话的,哪怕是排在上朝队伍最末尾的,也是京官。京周的环境促使着一代代国之栋梁成了人中精良,第一时间得到昭王和安王回来的消息后,他们就各自做起了应对。
今日周天熠和周天慕同时出现在朝堂之上,一时间整个大殿热闹非凡。
昭王殿下和安王殿下不仅人回来了,还把民间的称赞也带回来了,战事才平,四方最需要的便是稳定民心。无论是否出自真心,众官吏对两人的一番赞叹总是免不了的。
当然,也不能完全就抬着昭王殿下和安王殿下,这回大殿下和二殿下也在豫岩出了不少力,增长了见识不说,两位皇子的言行同样是万民表率,值得称赞和嘉奖。
玉座上的周天磊对于百官所言只能点头,传言已至此,周天熠和周天慕在豫岩所为也瞒不住谁了,好在他养的这群官吏还算识趣,学礼和学易该有的名声也没落下,这么想着,周天磊稍稍放宽了心。
“陛下,昭王殿下与安王殿下既已回京,臣以为应尽快给两位殿下安排职务。昭王殿下与安王殿下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能尽早投身国政必是社稷之福。”
此言一出,大殿鸦雀无声。
周天磊的目光一斜,冷冷打在出列躬身行礼的人身上,浅灰色的朝服,是御史台的。他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给周天熠和周天慕职务的,更何况这话里的意思,还是要给昭王和安王要职,御史台的向来耿直,说出来也好,说出来才能堵住其他也有这种心思人的嘴。
想顺之后,周天磊的目光又有了点温度,他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分外关切地问道:“那依范卿所见,朕应该给两位皇弟安排何种职务?”
玉阶下,御史范兴学的手抖了抖,尽管站得不卑不亢,面色却是一片冷峻。比起皇帝,他更欣赏昭王,本以为今天是个好机会,能够逼迫陛下给闲置着的两位殿下几点职务,现在看来,是他太天真了。烫手的山芋又被丢回了他手边,这也是在宣告他的进言失败了。
“陛下圣明,定然心中已有安排,臣不敢妄自揣测。”
周天磊满意一笑,口气中略有为难,“朕不想埋没了两位皇弟的才学,对任职一事已考虑良久,至今也仍未想到一个合适的去处。”话未说尽,余下的也不用多说,大殿上的人心里都有了底。
章一百零五、黎明即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