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兴佛[2/2页]

权诈皇后之奴为卿疆 涤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答:“不错!现如今北魏经济已经处于完全荒废状态,既然我们要以佛兴国,那就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出来,这样民心才会更加稳定,大家的力量也可以往一处使!现如今流民四起,尤其是齐地所降伏的汉人被强迫迁之代城附近,以农奴代之,百般苛责,让汉人对我北魏朝廷极为不满,这边更不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倒不如,将这些流民全部移到我所统辖的僧曹之下,藉佛法教化的力量,给予引导、教育,鼓励他们振兴农业,参与社会公益及佛教的福利事业,而这些人每年缴纳六十斛粟粮给僧曹,称之为「僧?户」,所纳的粟粮则为「僧?粟」。这些粮食储存下来,平时可以活用,作为资助百姓的融资,遇到荒年,更可以供作赈灾解厄的资粮。日后,随着僧?户日渐增加,丰富的僧?粟也会使融资更为快速,财源因而大增。将这些净财运用在佛教各项事业上,佛教社会教化的功能也因而日益活络。此外,成立「佛图户」,藉由佛教的教化,对于叛乱的重犯、俘虏、投降者施以辅导、管理,以他们的劳力为寺院清扫或耕作,并引用自律部所提的「净人」(杂役劳务者)和「园民」(田园耕作者)制度。经由佛门劳动作务的潜移默化,也使得心灵逐渐净化,乃至为己修福修慧,植种善根。这两项措施,昙曜旨在改善当时的经济,也希望能为社会民心注入一股安定的力量。”
      “很好!”昙耀话刚落音,冯乐儿便笑着给昙耀斟茶,道,“昙曜法师不愧是当今世上难得的大家,您的所思所想无一不让乐儿佩服!”
      “过奖。贫僧也是受封贵人之前谈话中的用佛门来治理流民、暴民的思想所启发,这才有了今日这一番筹划!不知贵人,还有什么可补充?”
      “嗯,乐儿认为,光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让百姓看到我们重视佛门的诚意。比如,重译佛经和打造佛门圣窟!”
      “贵人的意思是?”昙耀问。
      “太武帝时很多僧庙和佛经被烧,大量的珍贵佛经珍本被焚烧,这一把火不但时少了僧侣们的向佛之心,更是烧了百姓们对佛门的信任!如今,四海战乱不断,如果我们用极大的诚心来打造佛门圣窟,利用石壁打造永远也无法烧毁的佛门圣地,供世人瞻仰,再将大量的佛门译本以石窟为中心向各地散发,那么,在百姓们心中,佛教和佛法的印象,是否会大不相同了呢?”冯乐儿讲得生动,昙耀也听得入神,不知不觉,昙耀发现自己竟然更着冯乐儿进入了她的思维之中,而且深深折服!
      “贵人果然聪慧无双!贫僧赞服!”昙耀起身施大礼,冯乐儿急忙阻拦。
      她笑道:“此事还需上书陛下,让陛下首肯。不过,如果是惠国利民的好事,陛下是断断不会拒绝的!”
      昙耀双手合十,笑着点头。
      就在这时,青儿入内,附在冯乐儿耳畔道:“娘娘,梓姬来了,在镜薇殿外等候娘娘。”
      冯乐儿蹙眉,她怎么来了?
      昙耀见冯乐儿有客来访,马上作礼道:“那贫僧告退。贫僧先回德昭寺带领徒儿们整理佛经译本,以便来日建窟时所用!”
      “好!那乐儿便不留法师了!”
      二人一番客气后,互相道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兴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