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您可否代我去一趟?”
冯乐儿的眼看向手中的纸页,略略思索了片刻,又看那小太监确实满面苍白大汗,只好点点头道:“好吧,那我就代你走一趟吧!”
编修官离太极殿并不远,冯乐儿顶着烈日一路走过来,不到一刻钟的时候便到了。走到门口,果不其然,编修官大门紧闭,门口还有两个侍卫把守。
她缓缓上前,对两个侍卫道明来意,侍卫便已通行,任她进入。
编修官是历届君王撰写国史,记录国君的一言一行,所以一进来就是一股浓郁的笔墨宣纸的气味,再看这编修官的陈设,竟毫无任何无用的摆设,仅是用一排排书架依次排列,书架上摆满了自古至今的古书,书架中间,略略空着一段只可供一人通过的通道。
殿内空无一人,也无一人上前应她,她站在门口,只好朗声问:“请问有人吗?”
几声下去,可始终无一人回答,她便只好硬着头皮顺着通道进入。
走到最里面,终于看见了一个人,此人披头散发,脏乱不堪,却手握毫笔,奋笔疾书,仿佛一切遗世独立,世间任何事物都入不了他的眼。
这里只有他一人,那便是他了!冯乐儿想了想,上前道:“崔大人,我是来传皇上旨意的。”
这人一听是皇上的旨意,手下一顿,但又接着飞快写了起来。
冯乐儿无法,只好再上前两步,走到这人面前,用力将手里的纸页扔到崔浩的面前,依着小太监教给自己的话,重复一遍,道:“你看看你写的好书!按照你写的这样,我们大魏岂不是让他们南朝的人找到把柄说我们是蛮夷之辈,说我们翁媳婚配,离经叛道?崔浩,你是想把我们拓跋氏的脸都丢尽吗?”
冯乐儿说到翁媳婚配时,脸不自觉地红了起来,眼微微低垂,不看崔浩,眼睛却落在了那页纸上,上面写道:献明帝拓跋??死后,拓跋??之父什翼犍收继了拓跋??之妻、即拓跋?之母贺皇后为妻,后贺皇后与什翼犍生了拓跋觚。简单来说,就是儿子的老婆死了,公公把媳妇娶了,还生了孩子。这本在北魏民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当拓跋氏逐渐进入中原,统一北方,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是无法让世人接受的,所以,这样一段“再正常不过的历史”竟演变成了震惊一时的“国史之狱”!
第七十章 宣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