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玄换上便服,带着御史在京城的街上转了一圈。
看着明显增多的商贾。
他满意地颔首。
高速路的功绩,算在了满朝文武身上,而非提出此计的苏秦。
显然,
陛下是有意想要淡化苏秦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另外,
让杜玄去各州腹地走一圈,一是为了看看当地官员有没有谎报瞒报的现象。
二是,看看苏秦有没有搞什么动作。
杜玄双手拢在袖里,看着井然有序的商贾们,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看来,
苏秦是彻底服软了啊。
也对,兵权被收,生意被收。
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了。
杜玄心中如是想着。
忽然一道身影映入眼帘。
抬头看去,
竟是已经退位的刘知禄。
二者相遇。
杜玄以及身后官员一同施礼。
刘知禄侧身躲开,笑道:
“诸位大人,老夫不过一介白丁,怎能受礼。”
杜玄问道:
“刘兄是来看看商贸繁荣的景象?”
刘知禄道:
“老夫从左相的位置上退下来,现在是一身轻松。
看着武国繁荣昌盛的景象,心里的感觉和在朝堂上还有所不同呢。”
“哦?”杜玄道:“刘兄不妨一起走走?与我说说?”
刘知禄调转方向,等了一下。
杜玄笑了笑,上前两步,与刘知禄并肩前行。
刘知禄左右看了看,道:
“苏秦这小子果然聪慧,他脑袋里的才学啊,当得起拔一毛可利天下这句话。”
杜玄微微摇头,道:
“刘兄,陛下言,武国商贸繁荣,是武国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刘知禄干笑两声,道:
“杜大人真的认为,苏秦服软了?”
杜玄道:
“我一直不明白,刘兄这样一个敢和先帝唱反调的人,为何会忌惮苏秦这位军功侯呢?
他确实很聪明,这一点我是承认的。
但他还没厉害到可以和满朝文武抗衡!”
刘知禄环视了一圈,笑道:
“杜大人,真的这么以为?
你觉得陛下收走了他的军权,又收走了他的生意。
他就折腾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杜玄反问道:
“难道不是?”
刘知禄沉了口气,道:
“所谓的收拢兵权,其实对于现在的军功侯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作用。
无非就是非战时不得调兵了而已。
他们又没有造反的打算,握不握着大印又何妨呢?”
杜玄道:
“就像刘兄一样,该退下的,是应该退下的。
不然,后面的年轻人如何上来呢?”
刘知禄上下打量了一眼杜玄,问道:
“杜大人打算什么时候退呢?”
杜玄想了想,道:
“等这些军功侯解甲归田之时吧。
现在退下来,我怕朝堂上的年轻人,斗不过他们。
单是一个苏秦就已经令人头疼了。
镇南侯、平西侯、镇东侯,又有哪个是吃素的?
现在官员们没注意到他们,只是因为苏秦锋芒太盛了。
等苏秦彻底沉寂下来,三位侯爷也该冒头了。”
刘知禄道:
“解甲归田?中原大战尚未开始,如何解甲归田?
杜大人是打算累死在右相这个位置上?”
杜玄道:
“大战起时,便是新老更替之时。”
刘知禄轻笑一声,道:
“杜大人啊,打仗的事,你我都是不懂的。
现在所谓的新老更替都是大家臆想出来的梦。
只怕这梦,经不起现实的冲击啊。”
&n
第六百三十九:想不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