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里,
郑林带着几名依附他的学子,正坐在案牍库的凳子上,翻阅着卷宗。
他们,在寻找那些人口失踪,许久未结的悬案。
伯爷就坐在门外,瞧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看着。
苏夏端着茶杯,恭敬地站在一旁。
这时,
萧景先也走了过来。
身后随从帮忙搬过来一把椅子。
坐到了苏秦身旁。
萧景先用胳膊肘碰了碰苏秦,问道:
“这几个哪来的?”
苏秦笑道:
“京城来的。”
“巡察御史?”
苏秦摇摇头,道:
“和你一个地方出来的,国子监学子。”
萧景先愣了一下,道:
“听下面人说,是何故带他们来的,还出示了你的令牌。”
苏秦点点头,道:
“是,各地学子来堵我兴武堂山门,说我品行不端,枉为人师。
我让他们好好查查,找到证据再下定论。
没有证据的话,若还敢瞎说,就办了他们。”
萧景先道:
“然后,他们就顺杆爬,来这查你?”
苏秦道:
“是,他们要查失踪人口,找一找有没有未结的悬案。”
萧景先叹了口气,道:
“别说我们师出同门,照现在这么发展下去,身为国子监学子这事,恐怕会成为我的污点。”
苏秦摸了摸鼻子,道:
“其实这事也怪我,国子监那些好的先生,都让我挖到兴武堂来了。
现在那国子监,若不是带个‘国字,肯定会被陛下裁撤。”
萧景先点点头,问道:
“查了吗?这事是谁背后推动的?”
苏秦道:
“为首的学子叫郑林,他爹是鸿胪寺卿。”
“新上来的?跟你有仇?还是说,故意找茬?”萧景先道。
苏秦微微摇头,道:
“这人跟我没仇,我倒是觉得,是有人故意忽悠郑林过来,让我与鸿胪寺卿结仇。”
萧景先道:
“那就是刘知禄呗,制造你与寺卿的矛盾,然后借机拉拢他。
我不认为是杜玄,毕竟他现在没这闲工夫找你麻烦。
听说御史台那边,正在自查炉灶呢。”
苏秦点点头,道:
“我和你想的差不多。”
萧景先反问道:
“你想怎么做,放过他们?还是顺着刘知禄,办了他们?”
苏秦双臂环抱于胸,道:
“放过他们?谁放过我?
他们是学子,不能向他们动刀子,不能让他们见血,已经是我最大的宽容了!”
萧景先拍拍苏秦的肩膀,道:
“行吧,你自己拿捏好分寸,衙门里的牢房,不够装这么多人的。”
苏秦摆摆手,道:
“行,我知道了。”
话音刚落。
郑林他们从案牍库里走了出来。
苏秦挑了挑眉毛,问道:
“郑大才子,找到什么了吗?”
郑林脸色有些难看,
案牍库里的卷宗很干净,什么都没找到。
可,
在兴武堂山门前,被苏秦刺激得跳脚。
现在若是拿不出什么,不好收场啊。
郑林强撑着,道:
“伯爷,我们,想再看看其他地方。”
苏秦问道:
“哦?想看哪?”
郑林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道:
“苏……苏家工坊!”
苏秦微微摇头,道:
“不是苏家的,是姬家的!”
郑林愣了一下,额头沁出汗水。
苏秦摆摆手,道:
“别妄想了,能让你们进案牍库,已经是最大的宽容!”
说着,苏秦站起身来。
苏夏赶忙将茶杯放在椅子上,跟在苏秦身旁。
苏秦道:
“几位,走吧!”
郑林几人无可奈何。
毕竟工坊是陛下的,他们不敢造次。
几人低着头,向外走。
路过门口的侍卫。
不知谁悄悄伸出脚。
一名学子被拌了一个踉跄。
那侍卫眼疾手快,赶忙扶住,道:
“慢这些,别摔了!”
学子施礼,道:
“多谢,多谢!”
侍卫看着学子的背影,嘴角微勾。
……
跟随苏秦走出衙门,来到门口。
那些没有进去的学子们,一同看向郑林几人,眼中带着询问。
但看到几人垂头丧气的模样,心中不由得忐忑起来。
苏秦站在台阶上,问道:
“郑大才子,和学子们说说,你们查到了什么?”
郑林脸色铁青,虽心有不甘,但还是咬牙切齿道:
“什么,都没有
第四百三十一章:从杆上摔下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