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章,抵达连港[2/2页]

脑海带着一扇门 薄荷也会上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也没带什么东西,  就是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
      夏天的衣服薄。加一起也没多少。
      不骑车,光靠走路,  走了快四十分钟才到火车站。
      距离出发还有二十多分钟。
      来到火车站,其他几人都是一脸的好奇,  而且小心翼翼的。
      没办法,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遭。
      拉着几人在候车室坐了一小会,车子便进站了。
      虽然现在不是高峰期,但是坐火车的人并没有明显减少。毕竟现在远距离出行,还是要靠火车,方便而且安全一些。
      跟着人群,  上了火车。
      找到自己的座位,几人坐好,便开始东张西望。看看这火车的样子。
      和后世的普通火车没多大的区别,车厢的车体刷的是一层白色油漆,  只是可能时间比较长了,有些地方已经掉漆了,显得有些斑驳。
      座椅是绿色海绵座椅,不是十分软,有些偏硬。
      每个座位旁边的窗户都是可以打开的,众人上车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车窗。
      现在刚上车,还有很多的人正在找位置坐下。
      此时已经是夏天,车厢里比外面还要闷热,身上传来一阵阵的汗嗖味。加上之前人残留下来的味道,让人的嗓子眼都有点发痒。
      而且还有人带着鸡鸭上了车。
      顿时车厢里热闹非凡。
      过了一会人们慢慢安静下来,很多人身穿短袖t恤。外面披着一件薄的褂子。
      手里拿着草帽,不停的煽动着。
      “东方红,太阳升……”
      伴随着一道歌声,火车这才缓缓的使出了车站。
      几人坐在位置上,只有小家伙在车厢里跑来跑去,东看看,西摸摸。
      平时都是看看外面。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哥,火车里原来是这样的啊。”
      跑了一圈回来,周小米便趴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四个人坐不了一起。
      杨月梅带着两个小家伙坐一起,周小川则是和另外两个陌生男子坐在了一起。
      这两人是自己来的时候已经在座位上了,应该是之前没下车的。
      旁边两人应该是一起的,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和一个五十来岁的大爷。
      两人着装都是差不多,白色短袖衣服,里面是一个个盘扣。
      外面是一件薄薄的外套。
      两人皮肤黝黑而且干燥,给人一种常年风吹日晒的感觉。
      年龄大的那位手里更是拿着一个大烟杆,估计是个老烟枪,这车子刚刚发动便急不可耐的点上了。
      此时正在那里吞云吐雾。
      这年代的火车可没有禁烟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完全靠人自觉了。
      但是这样的人,在车上还不少。
      好在现在是夏天,窗口基本上都是开着的,跑起来味道淡了很多。
      所以味道也不算难以接受。
      小年轻一点的比较沉默,大爷则是个自来熟。
      一边抽着烟,一边对着周小川笑道,“小同志,去省亲呢?还是公办?”
      不过对方笑的时候,露出一口黑中带黄的烟熏牙。
      看着颜色,有些年头了。
      听到对方的口音,周小川感觉这些应该是北方的。
      笑着回应了一下,“哦,去连港走亲戚。”
      对方闻言点点头,“哦,那感情好啊。我们也是去省亲的。我那大儿子在连港转业的,这都好多年莫回去了。这不带着他弟弟去看看他咧。…………”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
      聊天中,周小川也知道了对方姓于,姓名就不清楚了。
      是陕北那边的人。
      而且于大叔还是村里生产队的大队长。
      这年代的人就是淳朴,对于陌生人,都是敢把自己的老底掏的一干二净。
      旁边的青年对着周小川歉意的笑了笑,估计他也感觉自己老爹是个话痨。
      对方仍然自顾自的在那里说着话。
      虽然早上起来的比较早,但是两个小家伙是一点困意都没有。
      小米更是没有了晕车的征兆。
      在车厢里跑来跑去的玩。
      虽然周小川正在听着老大爷的聊天。
      但是意念一直放在来回跑动的小家伙身上。
      虽然现在人贩子很少,但是不是没有。
      这也归功于现在的生产和户籍制度,让人贩子在这段时间里销声匿迹。
      变得少了很多。
      在车上待了三个多小时,除了中间停车加水耽误了一会,到达连港的时候才九点不到。
      /19/19441/11369518

第三百四十章,抵达连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