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九道微微颔首,道:
      “下策,是陛下下旨,让朝廷大臣推荐人才,供陛下筛选!”
      “中策,是陛下亲自选才。即陛下下发求贤令,传檄全国,然后,让翰林院,或专人负责贤才的选举事宜。据奴婢所知,我大秦的招贤馆好像好久没有用了,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上策,是陛下建立一种制度,给全天下人都有报效大秦的机会。即,陛下可通过公开考察的方式选拔人才!陛下所选拔的这些人,不论门第、出身,只看才能。”
      秦宁闻言,并没有做出选择,而是沉声道:“对于三策,你如何评价?”
      李九道回答道:“回禀陛下,下策最简单,但是,若采用下策,选拔的人才依然不能为陛下所用,所以,不可选。上策最难,但是,一旦实施,必然会动老氏族的利益,更何况,短期之内还无法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所以,在陛下您没有彻底掌权之前,不宜施行,否则,会适得其反。综上,依奴婢愚见,中策最为合适。”
      说罢,李九道立于一旁,等待着秦宁的批示。
      然而,秦宁并没有直接答复他,而是独自一人向着内堂而去,留下陈公公和李九道二人大眼瞪小眼!
      “陈公公,陛下这是何意?”李九道有些忐忑的问道。
      “嘘!”
      陈公公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走到李九道身边,轻声道:“陛下这是认真思考你的建言呢。你先回去吧,不要打扰她
      “小的告退。”
      李九道微微拱手,离开了勤政殿。
      望着李九道离开之后,陈公公跟随着秦宁的步伐,也来到了内堂。
      “陈公公,你说的不错,这个小李子还真是无所不能!”秦宁轻轻一笑,道。
      陈公公愕然,道:“陛下,您这是打算采纳他的建言了?”
      “嗯!”
      秦宁重重的点了点头,道:
      “即刻拟旨,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在外二品以上官员,让他们每人举荐三到五名贤才,所选人才,必须在三月内到咸阳,朕要亲自面见映雪约会。
      昨日的时候,李九道已经和秦宁汇报了沈映雪夫君王彦的事情,秦宁自然是同意了。
      李九道此次去灵隐寺,约会是一方面,谈合作,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第61章 求贤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