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章 丁延平婉拒魏侯,锲而不舍二拜府[1/2页]

北隋军神 明月宫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丁延平听到这话,缓而说道: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老夫以前是北齐的军官。
      曾在大都督段韶麾下为将。后来大都督被齐主所杀。
      老夫听同僚建议,上书谏言。齐主恼怒,派人传令想要杀了老夫。
      幸得丞相秦子晟力保,才得以发配江淮做一名守将。
      北齐灭国,北周禅让,北隋建立。
      老夫顺势归降,和卫王杨师仁较好。
      后来因争夺征北先锋印,和诸将关系微妙。
      老夫就改名换姓,隐居长安。
      那段时间,你师傅秦仲敬来到长安,想要行刺圣上。
      却为清河公和卫王所阻。
      你师傅离开长安时,曾和老夫有过一面之缘。”
      杨昭听到这里,便问:
      “老将军就是这个时候认识晚辈师傅?”
      丁延平肯定地道:
      “在昌平公府,老夫初见仲敬。
      当时只是感觉仲敬狂妄,以一己之力对抗北隋。
      后来才知道,卫王和仲敬之间得关系。
      真正和仲敬打交道,是在平陈战场。”
      “平陈战场?”杨昭疑惑地说。
      丁延平朝他点头,回顾往事:
      “他设计打败清河公杨素,又接连打败大将韩擒虎、邱梦龙。
      我军受阻湘州城,清河公修书求援。
      不得已,卫王、老夫、鱼大哥还有伍王爷都来支援。
      那一战,汝师傅秦仲敬仅凭一人一马齐战七大名将。
      老夫的龙蛇双枪从无对手,却被汝师傅破解。
      后来汝师又摆出一个厉害的阵法。
      要不是卫王晓之以情,我军根本拿不下湘州城。
      平陈后,老夫决意苦修武艺,就辞去封赏。
      仅挂个曹州大帅的名头,隐居在此。”
      说到这里,丁延平气势一变,直言道:
      “小友,老夫知道汝是晋王嫡子,也知道汝天资聪颖。
      况且汝此番来意,已经为老夫所知。
      汝是想让老夫出山,去徐州沛县破解机关术?”
      话说到这份上,杨昭不再隐瞒。
      他站起身来,朝丁延平弯腰鞠躬,言辞恳切地说:
      “徐州士族作孽,起兵造反,欲要响应江南叛军。
      家父受命平叛,被曹家军阻挡。
      兵傀儡的强大,不是人力所能战胜。
      晚辈知道老将军顾念同族,不忍出手。
      但两军相争,苍生无辜。
      还请老将军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出山相助。”
      丁延平听得此语,起身扶起杨昭。
      他短叹一声,便说:
      “老夫辞官前就知道士族之祸。
      奈何生在士族之家,还得为家族考虑。
      就把一部分曹家军作为后手留在族中
      还有一部分曹家军带在身边
      小友想让老夫出山,老夫请问汝,如何看待天下?”
      杨昭听完他所言,暗道一声“原来如此”。
      *********
      尔后,他朝丁延平微拱手,说出他的看法:
      “在晚辈看来,这天下祸乱,祸出士族。
      士族垄断知识,操控官吏,抢夺田地
      他们欺压百姓,强抢民女。百姓敢怒不敢言。
      想要改变现状,唯有破而后立。
      打破现有的规矩,重新制定一套规则。
      废徭役,分田地,建学堂,开科举,立律法。
      如此一来,方能一劳永逸,解决士族之祸。”
      此言方落,丁延平摇头叹息:
      “小友此法虽好,但得数代努力,才能做到。
      若是现在行此之举,天下大乱也。”
      杨昭闻之,寒芒一闪:
      “晚辈以为可以淮北以南作为试点,先行展开变法。”
      丁延平“哦”了一声,示意他说下去。
      他清了清嗓子,缓声说:
      “此次家父虽然逼反了徐州士族。
      但

第131章 丁延平婉拒魏侯,锲而不舍二拜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