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隋军败晋王思策,急信传回长安城[2/2页]

北隋军神 明月宫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杨广坐在桌前,静听慕容三藏回报:
      “殿下,此次失败。
      先是守军利用机关强弩,以至于万箭齐发。
      末将手下弓弩手不能抵挡,溃败撤之。
      之后,皇甫兄弟赶来支援,守军又使用陶俑杀敌。
      这些陶俑无惧死亡,末将和皇甫兄都无准备。
      被他们残杀大半,大败而逃。”
      慕容三藏说完,便退到一边。
      杨广思索了会,环视众人:
      “慕容将军此言,诸将有何意见啊?”
      老将军张须陀站出来,沉声道:
      “慕容三藏将军所说,倒让本将想起了一支军队。”
      杨广“哦”了一声,好奇地道:
      “是何军队?”
      张须陀抚须,淡然地说:
      “是老将军曹延平手下的曹家军。
      殿下,臣随老将军征讨塞外。
      有幸看到曹家军。这支军队只有五千人。
      但面对草原骑,战而不退。
      是因为这五千人乃是墨家子弟。
      他们擅于制造机关和兵傀儡。
      草原骑对上,则会陷入困境。
      敌军杀之不尽,连绵不绝。
      老将军就靠此法,守住边关。”
      张须陀的话,让众人陷入深思。
      过了会,程衍站起来,拱手道:
      “张将军所言不错,兵傀儡乃墨家高级机关术。
      源起于汉末太平教主张角所用“撒豆成兵”之法。
      用此术制造的兵傀儡,不惧死亡,还能听风辨位。
      可以抗击数万骑兵,也可以用来守城。
      不过.....”
      程衍说到这里,有些疑惑地道:
      “小生听闻曹老将军已隐居曹州。
      为何曹家军会在此地?”
      杨广听后,微抬起头,直言道:
      “这也是本王不明之处。
      按照先生所说,此军非人力所能破。
      但曹老将军乃开国九老之一。
      他怎么会和叛军联系在一起?”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大话。杨广见此,叹息道:
      “既然无破敌良策,那便让斥候多加打探。
      程先生,你和慕容将军一起,护送皇甫将军回城养伤。
      再让萧先生调集粮草,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
      程衍听后,抱拳答道:“喏,谨遵殿下之令。”
      说罢,他对慕容三藏使了个眼色。
      两人出帐调兵而去。
      待两人走后,杨广拿出两支令箭,喝道:
      “史万岁将军,你派出三千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本王要知道沛县城里的情况!”
      史万岁听后,出班接令:“喏,末将必不负所托。”
      说罢,他朝杨广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数息后,杨广目视来渊,吩咐道:
      “来渊将军,你带领兵马,前往青州,接应刘方将军。”
      说罢,他便将令箭一抛,扔在地上。
      来渊捡起令箭,答道:“喏。”随后,便出帐调集军马。
      杨广发完号令,便命令诸将解散。
      ******
      他一个人坐在帐中思索良策。
      数个时辰后,他一拍桌案,喊道:“妙哉,本王怎么没想到?”
      说完,他喊来军士,为其准备笔墨纸砚。
      待纸笔放在面前,他碾墨铺纸,提笔书道:
      “吾儿可好,为父与士族战沛县。
      墨家机关难缠,军中战况危及。
      吾儿速想办法过来。
      为父三拜而请。”
      写完,他将此书抄写三份,一份拴在信鸽腿上。命军士放飞。
      另外两份,杨广喊来两名暗卫,吩咐道:
      “连夜启程,换马不换人。两日内送往魏侯府!”
      两名暗卫接过书信,脚步一点,飞身离去。
      他们在僻静处寻了战马,径回长安......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杨广暗自叹息:
      吾儿,为父能否继续征南就看你了。
      不要让为父失望。
      说罢,他便出帐,朝火头营的方向走去。

第124章 隋军败晋王思策,急信传回长安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