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村长慢悠悠的走在去往小花家的路上,打算也看看那大人参,结果没走到半路就被人激动的告知小花刘三嫂给村里捐献银子盖房的事。
村长感动的双手直颤栗,多好的孩子,多好的娃,刘三嫂这个娘也是个明事理的。
好好好!
村长连声念叨三声好。
扪心自问,就算自己是村长,可你要是让他拿出家里财产的三分之一给村民建房子,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村长也不走了,觉得自己几十岁的身体充满着力量,直接跟着村民带着媳妇一口气小跑了过来。
那速度那身姿看的村民目瞪口呆,这还是他们那个慢悠悠慢悠悠走一步休三步的村长吗?!
果然,金钱的魅力是巨大的。
让一个老人重归青春不是没可能。
……
面对着大部分人的欢天喜地,村长带着一众村里有名望的长辈们,请了识文认字的读书人,与刘三嫂写下了契约。
村长是个人精,知道刘三嫂愿意贡献出三分之一的未来收入,除了担忧村里人眼红,最主要是因为小花的原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总有人看见这泼天的富贵冒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今小花一句话,却将这无形的威胁解决了大部分。
这个孩子是个聪明的,看似是个幼儿,可她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精心计算,活了几十年见识了各种人的老村长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小花这孩子未来绝非池中之物。
他乐意做这个人情。
……
宸钰察觉出了老村长的目光,她笑了笑,往嘴里塞了颗糖。
这糖不难吃,可也不好吃,但能确定的是这糖挺贵的,这可是白糖做的。
古代白糖的价格令人咂舌,村长也算是下了点本钱,不过这是不够的,所以就有了契约一事。
刘三嫂又不是个傻的,自家即将贡献出那么多的钱财,村里人总要表示表示吧。
村长和一些老人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怎么可能不明白。
直接许诺,等村里路通了,去县城卖了人参,换了银两。
第一件事就是给小花和刘三嫂修功德碑,在祠堂供奉两人的长生位,日日烧香,感其恩德,祈求福寿。
二来嘛,就是关于已经去世的陈老三和两个孩子,他们的墓将重新迁移整修,牌位迎入祠堂,享受着与先人同等的待遇。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须臾,看看人家女儿怎么这么有本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去世的人都沾了光。
刘三嫂激动的更是不能自己,当时抱着宸钰哭了起来,比宸钰挖到了人参时还要疯狂。
宸钰听闻同样眯了眯眼,村长这事做的可以说相当漂亮,完全抓到了刘三嫂的软肋。
在这个封建社会有人能拒绝自己在祠堂里c位出道吗?
没有一个人能顶得住这种诱惑。
何况在这个地界一直有种思想,觉得生了女儿就是断后,担心以后没人烧纸祭拜,除非女儿招赘。
如今靠着宸钰,刘三嫂一家人都能荣耀的登入祠堂,生生世世享受村里人的祭拜,刘三嫂不疯狂才怪。
宸钰是不喜欢祠堂文化,可不得不承认,这对刘三嫂意义重大。
如今刘三嫂的心态已经转变,从
第26章 捐钱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