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2章 若是结局[1/2页]

江山美男两不误 三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吾君叩了叩手指,“我明白了,所以王爷才要率军深入璧琉打击叛军。”
      卫二默不作声。
      “这样的话……”时吾君叹笑一声,“我这边的计划,也得调整一下了。”
      卫二看着时吾君眉目如画的面容,不知怎么的,轻轻打了个冷战。
      厉??说到做到,他的动作很快,又过了不过月余,就有消息传来,说他已经将叛军大部剿灭,剩下残余已经不成势力。
      朝中顿时又掀起一阵将厉??招回来的物议。
      然而未等这议论有歇,又有军报呼啸而至,刚继位不久的璧琉王连恒,暴毙。
      这消息实在太过震惊,满朝文武包括明光帝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连恒正直壮年,又刚刚平了叛军,国内初初安稳,怎么会突然暴毙?
      偏军报上写得含糊不清,并未说是因病暴毙还是因伤暴毙,实在是令人费解极了。
      最可能的当是叛军余孽行刺,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写明的呢?
      这话题一时又惹起了无数猜测,简直考验大家的想象力。
      不过明光帝却没有心情想这么多,他现在不甘极了,若是连恒不死,他就算并无对厉??不满,也可以人为做出些不满的流言出来,然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命厉??出兵剿灭璧琉。
      可连恒死了,为表大国风度,他非但不能趁虚而入,反而要帮助璧琉扶助新主,顺利度过难关,将璧琉收归版图之事,自然就不能成行了。
      明光帝觉得十分懊恼。
      不过犹豫了一两天,军报又至,大孚十万大军压境,与厉??在璧琉境内形成对峙之态。
      战事一处即发。
      明光帝再不能动璧琉的打算,否则就是将璧琉推向大孚,而就算大泱自恃强大,若腹背受敌,也定会有一番损失。
      尤其现在储位之争虽表面上暂时平静了,暗地里却是越来越激烈,若在这个时候起了大战,明光帝立权王为太子,荆王怎么可能安心戍边?若是立荆王为太子,其远在边地,又如何能顾忌帝都风云?
      立相王就跟不可能,他那两个有权有兵的兄长还不活生生吞了他!
      这样一来,大泱毕会大乱!
      连恒怎么就死了呢!
      明光帝恼怒得一把将身边的小温氏推开,“宣安王进宫!”
      没人知道当日明光帝和安王是如何谈的,着安王续娶嘉阳公主厉萱、继璧琉王位的圣旨虽然令人惊讶,但毕竟是小国小事,远远比不上归义侯出卖军情,勾结璧琉叛军和大孚,意欲在战场上置荆王于死地的消息令人震撼。
      据说这个消息是宋西风宋将军在紫澜关截获的,宋将军知道事关重大,便即刻亲信入宫,将所得证据一一呈上。
      当时明光帝才写好放质子连动回国继位的消息,闻言大怒,将一块绝品端砚生生摔成两断,直接宣了三司入宫,命禁卫包围了归义侯府,直接将归义侯压进宫中对质。
      是夜,归义侯被押入天牢,明光帝暂未有判决。
      第二日,军报传来,大孚犯进,大泱与之交战与沃野,小胜,大孚并未退去,反而隐隐有蓄势待发之相。
      明光帝下旨查抄归义侯府。
      帝都瑟瑟,人人自危。
      时吾君在这个时候入宫请罪,哭诉因为察觉到温侯不轨之心,却苦于没有证据,无奈之下只得暗中推了流言一把,以天下民声企盼父皇出兵救回厉??。
      大孚压境,厉??正在前方领兵抗敌,明光帝自然不能拿时吾君如何,不止轻轻放过,且还赏赐诸多以作安抚。
      又过一月,边境处泱与孚大小交战数次,各有胜负。而归义侯通敌的证据则不断被清查出来。
      消息渐渐透出来,朝野上下均清楚,此番温家是逃不过了。
      所以当玉婕妤被一杯茶水毒死在温妃宫中之时,大家也并不觉得如何意外,狗急跳墙,虽知道温妃如今这个半疯子在想什么。
      不过一个从冷宫出来不久不算得宠的和一个即将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他们事不关己,除了唏嘘闲言,并不觉得如何。
      但厉汤显然不这么想。
      在接到母妃被毒死在温妃宫中的消息,尽管得知明光帝已经下旨赐死温妃,可他仍冲入宫中,在三尺白绫绞上温妃的脖颈之前,活生生将一杯牵机酒灌进温妃的口中,看着她痛苦折磨至死,又冲进小温氏的宫中,一把捏断了她的脖子,这才到明光帝面前请罪。
      明光帝如今也不能拿他如何。
      一个儿子在边关涉险,且身子也不大康健,一个儿子母族有污,自身也不见得多干净,若再将剩下治了罪,他这般年纪若有个万一,主少国疑,外有大孚虎视眈眈,大泱国本将动。
      那他岂不是晚节不保!
      是以他只有重重训斥一番,罚了俸禄以作惩罚,然后下旨,以贵妃位厚葬玉婕妤,并允许其入葬皇陵。
      这算是极大的恩宠了。
      稍后,明光帝又下旨,将温家诛九族。
      这其中,未尝没有安抚厉汤的意思。
      明光帝自觉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厉汤不应该再有什么不满。
      厉汤确实对明光帝没什么不满,但是他心里依旧不甘心。
      于是本来就性情暴戾的相王,越发里暴虐无常起来。
      一时之间帝都之人皆谈相王色变。
      而在这种甚嚣尘上的喧闹之中,质子安王连动回国大婚继位之事已经准备就绪,择吉日出行。
      明光帝为表关怀友好,亲率文武百官将连动回国的队伍送出城外。
      连动表示感激涕零,三拜九叩之后离开了帝都。
      当夜,相王府传来消息,说相王世子得了急症,请荆王妃去瞧瞧。
      送信的不过一个普通侍从,言语笨拙,并无威胁之意,反而一脸恳切。
      时吾君将那信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瞧了半晌,挥手让那人回去,道:“回禀王爷,说本妃一会儿就过去。”
      时吾君吩咐若拙,“去将那只未镶珊瑚的、雕着夹竹桃的攒金发篦找出来。”又吩咐若初将卫二找来。
      当卫二过来的时候,若拙正好将东西捧出来,时吾君示意她将东西交给卫二,“你将这个送去安乐王府,亲自交到世子手中,就说本妃在相王府等他。”
      卫二接了东西,听说将要离开她身边,有些着急,道:“王爷命属下保护您。”
      时吾君站起身来,摇摇头,“只你一个,护不了我,反而怕要将命搭上。”她见卫二一副豁出命去的样子,从容沉稳地一笑,道:“你放心,你且按我的吩咐去做,必然不会出事的。”
      周锦在一旁凝重地道:“属下认为,您虽应了故世子妃照看世子,但那时候面对临终的是世子妃,谁也不忍心拒绝,然而这并非就表明世子就从此成了您的责任。尤其是,如今新世子妃也有了,王爷又在边关为国征战,这个时候,您就是不去,也没人敢说什么的。”
      “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我才不得不去,此时不去,以后到了那个时候……就难免成了话柄。”时吾君慢慢摇头,“我倒不是在乎……但绝不允许是因为被人算计了的缘故。再说,有些事,我总要与他谈一谈……”
      周锦下意识问道:“这个他……”
      时吾君淡淡笑了笑,并没有回应,让若初给自己披上一条火红貂皮的大氅,独自上了马车。
      相王世子的房中没有世子,靠窗处,背对着门口站着一个清俊潇洒的身影。
      时吾君听着背后的门被关上的声音,冷笑着看着面前没有回头的背影,“连动,果然是你。”
      那身影轻轻一动,背过身来,正是本该已经出了帝都的连动。
      他手中掐着一只莹白如玉的兰花,笑吟吟地叫了一声:“君儿妹妹。”声音里脉脉春色,仿佛含着无限情意。
      他一身玄衣,宽袍大袖,被夜风鼓得飘飘荡

第152章 若是结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