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七章 纸糊三阁老[2/2页]

朕本倾城 意点星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然后到了第六年,朱见深又让刘裕成为了吏部尚书,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这样的人真的是深受宪宗朱见深的恩宠。不过对于太子朱?樘来说,这样的人其实算不得是真的有实才。
      可能在奉承皇帝这方面其实刘裕跟万安是一丘之貉。因此朱?樘是看不惯这个太子少保,所以在皇帝要人编书的时候,朱?樘就推荐了刘裕。
      编书这样的事情因为是皇帝授意的,事成之后一定会有奖赏,但是因为朱?樘实在是不待见刘裕,所以也不在意那些赏赐、因此等到刘裕编好了文华大训之后,刘裕又被宪宗授予太子太保的头衔。
      好在太子太保这样的头衔看起来是正一品,不过因为不是实权所以在东宫到没有刘裕的一个位置,朱?樘这才没有觉得自己被皇帝给恶心到。
      不过虽然皇帝还是不待见刘裕,朱?樘也因为刘裕称病不朝所以对刘裕的印象好了一些。
      现在整个内阁之中,唯有万安跟皇帝是打算做对到底。所以朱?樘其实一点都不想对万安仁慈。
      皇帝长时间称病不上朝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朱?樘还是趁着自己现在肚子没有显怀情况又稳定的时候上朝听政。
      这皇帝一上朝就不得了,很多事全部堆到了一起。比如说万安又在作死,皇帝因为有两日不上朝万安在宫中也有自己的眼线,所以万安就觉得皇帝这是旧病又犯了。
      因此本来应该夹着尾巴做人的万安放纵自己的儿子在官道上冲撞了明河郡主的马车。明河郡主本来就心情不好,因此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万安的儿子,但是事后却回到公主府在惠庆公主跟前好好的骂了万安一顿。
      这件事很快被御史和言官知道了,然后在皇宫之中的太皇太后也知道了。今日上朝万安的儿子纵马行凶就被御史给弹劾了。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万安,朕觉得既然你的儿子能够在官道上闯了明河郡主的马车,想必是你这当爹的没有管教好。既然你教子无方,那么朕就罚你回去好好的交好你的儿子。”
      “交好之后就去给惠庆公主赔罪吧,还有不要忘记了到时候一定要让邓御史去看着,这样朕才能确保你的儿子是真的学好了。”
      西北的战事不能再拖延了,所以对于万安的事情朱?樘就打算暂时揭过。万安反正也逃不了,这样的人可以迟点收拾。到时候罪责在多一点,收拾起来也更好。
      “微臣觉得陛下乃一国之君,国君应该是驻守皇城给百姓一个信心。虽然陛下御驾亲征更加能够鼓舞士气,但是西北边关尤其是驻守宁夏的蒋将军也是一个骁勇之人,要是以他为将帅,未尝不好。”
      “臣等请陛下三思。”对于皇帝御驾亲征这样的事情,很多文官和武将都是反对的。毕竟皇帝这时不时的生病,看起来皇帝的身体也不如宪宗朱见深。
      要是皇帝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大明朝的江山后继无人这就惨了。
      宪宗皇帝留下来的其它子嗣,能够胜任皇帝之位的,其实还真的找不到几个。不是自大的,就是胆怯的,要不然就是听不进去人话的,这样的人可以当王爷却绝对做不了皇帝。
      “这件事兵部尚书,和丰将军等人下朝之后来乾清宫跟朕商讨吧。要是没有其它的事情,就散朝。”
      朱?樘说完之后,看着下面臣子的反应确定真的没有大事情之后,李广就伺候朱?樘起身离开了。
      皇帝一走就代表要散朝了,因此被皇帝点名的几个大臣身边三三两两的围了一圈的人。“冯大人你怎么看这件事,皇上这是心中如何打算的呢?”
      “王将军你怎么想呢?”“只怕今日是陛下找我们只是为了了解西北的情况,毕竟兵部尚书也在不是么、”
      “嘿,要我说到时候去看了皇上不久知道了么,你在瞎猜就知道啊。”丰将军果真是快言快语,说话也是轻快的很。
      “将军说的是,不如现在我们就去乾清宫吧。”
      “鸭梨你去侧殿把皇后给朕叫来”四梨个个都是女子,因为皇帝本身就是女的,所以朱?樘还是习惯女子伺候自己。当初周太后还觉得皇帝身边跟了四个女官不好,结果后来皇帝跟皇后感情不好,周太后又觉得有女官其实也好。
      结果周太后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其实是孙女。现在皇帝怀有身孕,身边的人一定会知道的。四梨跟了朱?樘十二年了,算是朱?樘信任的,而锦衣卫由顾见之在所以朱?樘也不怎么操心。
      朱?樘现在叫皇后,也是因为西北的战事是真的不能再拖延了。马上就要八月了,到了九月的时候瓦剌人一定会南下抢粮食、瓦剌人算是元朝蒙古后裔的一支。
      这些人过的生活跟蒙古人其实差不多,所以冬天粮食短缺这些人一定会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大明朝的边疆。所以朱?樘想要看看,对于这场战争皇后又什么看法。
      张思言才思敏捷,朱?樘觉得或许自己这个皇后会有一些好主意也说不定。
      “你来了啊,去屏风后面坐着听吧,等会儿告诉我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你想要怎么做。”
      很快被皇帝点名的几个将军以及兵部尚书,以及对西北的事情了解颇多的人就来了。
      “不必多礼,只需要说说你们的看法,实话实说就好。”

第一百零七章 纸糊三阁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