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峡的气氛近乎凝滞,大战算得上是一触即发。
      而此时京都这边的气氛也近乎于凝滞,一场另类的大战也快要爆发。
      朝堂上吵吵嚷嚷的,各个各的主张。
      在争吵中渐渐有三个派系脱颖而出。
      一个说什么也不允许武勋为帅,重掌话语权,一个雁门而已,丢就丢了,再说了不是还没丢嘛。什么雁门危矣,大周危矣的都是假消息,下一个。
      一个说青峡还是要守的,但是武将出征需要节制,毕竟敌方五万人来袭,大周要应战,就需要不弱于地方的队伍来应战。这种时候,节制武将十分有必要。
      还有一个则是说,出兵青峡,必须要给武将充分的自主权,前晋是怎么亡的不能忘。前晋的灭亡可不就是“得益于”后方瞎指挥?
      这三方的诉求基本上就是最重要的,而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诉求就基本可以忽视了。
      吕琤总体上还是比较倾向于给出征的将军一些主观能动性。
      毕竟前方与后方的信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有些战机却又稍纵即逝。
      吕琤想要趁机灭了北狄的大队人马,为边关带来十余年的太平。
      但是这还只是个想法,如果吕琤提出,依照着吕琤对这些熟悉面孔的了解,他们一定会觉得这是个疯狂的想法。
      但是吕琤还是想要做。
      吕琤趁着三方的代表举齐的一次机会提出了自己的那个疯狂的想法。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连最激进的一派也是大吃一惊。
      许多大臣一下子结成了同盟,坚决反对。
      防守就是他们最大的让步了,

第43章:对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