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海捞瓷之难[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便捷的工具,特别是对于原始先民来说,更加重要。
      所以最后他们将这种藤蔓缠绕,瓜果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植物,视作如人类子孙不停地繁衍生生不息,也视为多子多福的一种吉祥象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葫芦这种瓜果亦被儒、释、道所用,成为对平安幸福长寿向往的化身。
      葫芦瓶因其与“福禄”谐音,且器形象“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子孙万代、大吉大利,福禄双全。
      明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崇尚道教,使得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都大多运用吉祥如意的纹饰。
      从而明代晚期,成为陶瓷葫芦瓶大放异彩的时期,其生产亦达到空前蓬勃的程度。
      这一时期的品种多为青花和五彩,而在明代万历时期的沉船中,一般发现最多的还是青花葫芦瓶。
      现在国内馆藏的葫芦瓶共3件,而只是这一次出海,通过几艘沉船的打捞,陈文哲发现的大大小小的葫芦瓶,没有一千件,也有八百件。
      其中有釉里红葫芦,也有五彩葫芦,最多的还是青花葫芦。
      此时他看到是明万历青花葫芦,这种葫芦的纹饰较为相似。
      器型大小不一,圆唇,微敞口,长颈,束腰,圈足,呈上小下大葫芦状。
      颈部绘画青花蕉叶纹一周,上腹部以双竖线分为六开光。
      开光以青花花卉与博古纹相隔为饰,束腰处画有一圈青花花卉纹,作为上下腹的分隔带。
      下腹部扇形开光,曲线形似波浪相互上下倒置对立。
      开光内饰青花花卉纹,与暗八仙纹相隔。
      青花发色幽蓝,胎体厚实,线条流畅,设计精巧。
      这样的作品,不说其他,只要能够保存好,不让这些青花釉色脱落,到时候七八百件明清葫芦瓶,一下子出现在一座展览场馆之内,那是一幅多么震撼人心的场面?
      可惜,海捞瓷的保养,还真不容易做。
      脱盐是基本,除垢是必须,初次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处理釉面失光的问题。
      《最初进化》
      海捞瓷的釉面,因为长期被海水浸泡,出现部分亚光现象,或者是斑点状腐蚀。
      不过,现在可以用一种溶液修复,也就是说浸泡后,可以恢复釉光。
      当然,一般人肯定不知道这种溶液的配方,但是陈文哲知道。
      只要见过的古董多一些,甚至只要是多逛几次博物馆,用这种方法修复过的瓷器,你就肯定看过。
      别人看过,也就是看一眼,并不知道看到了什么。
      可陈文哲不一样,他原来看过,而现在就可以通过隋侯之珠查看一些细节。
      比如修复瓷器的手法,这里面就有恢复亚光的方法,其内就有这种溶液的配方。
      如果是原来,这种配方对于陈文哲来说,可有可无。
      而现在就不同了,因为他手中有着太多的海捞瓷。
      这么多明清时期的精品海捞瓷,如果不好好的修复一下,那不是太可惜了?
      只不过,修复这么多海捞瓷,肯定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海捞瓷之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