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哲做了不少,这里就不提,还是说回景泰蓝。
      既然叫景泰蓝,自然是围绕着烧蓝来进行的。
      从元代开始,好像历代统治者就一直对蓝色非常喜爱。
      为了“那抹蓝”,要搭上无数的小生命、植物蓝染、青花瓷,还有马上要提到的景泰蓝。
      景泰蓝、烧蓝、点蓝这三种蓝,咋一看有点懵,熟悉呢又说不上什么来。
      常听到的烧蓝、点蓝,是景泰蓝烧制中的两个步骤,即都不是独立的工艺。
      烧制景泰蓝的步骤,总归是制胎、掐丝、粘丝、焊丝、点蓝、烧蓝、磨光。
      这些步骤非常有必要知道,不然怎能让咱们明白到景泰蓝的贵不可言?
      因为真的繁琐!景泰蓝的每一步走得相当艰难又扎实!
      这种工艺,简单的说,首先就是制胎。
      把胎体经过千锤万打,打制成理想效果。
      再就是掐丝、粘丝、焊丝,也就是把掐好的细薄的丝粘、焊在胎壁上为纹样、图桉。
      之后就是点蓝、烧蓝,也就是点涂釉料到掐丝中,入窑烧造。
      最后是磨光,完成后,将釉料与铜丝的表面打磨至平整顺滑、抛光。
      点蓝、烧蓝,是交叉进行的步骤。
      点一次蓝就要烧一次,烧制后釉料下凹,然后再点蓝再烧结。
      要反复三四次,烧到釉料与丝,高度一致才算大功告成。
      点蓝、烧蓝,也是最出名的两个步骤。
      不仅是这俩字听起来就美,而且确实也是将器物做得美的重中之重的步骤。
      点蓝的出彩,是因为这个环节有趣味性、优雅性,还能有高参与度的感人体验。
      简单点儿说,点蓝就是上色。
      这种工艺,陈文哲最早还是在电视上看过。
      古装剧中的“皇帝”,又是几档大型华夏传统文化主持人的张国立,就体验过点蓝。
      神都卫视《非凡匠心》之中,张国立亲自体验了景泰蓝极为细致、繁复的工艺。
      体验归体验,真干起这个活儿还是吃力的。
      他感慨到“点蓝时,一个是掐丝缝隙那么小,每一个颜色都不一样;还要去做渐变,有的时候手稍微抖一点,颜色就串了,一天下来头晕眼花。”
      做渐变,就是让整个图桉更加逼真、自然,不然就“愣”了。
      一件好的景泰蓝作品,制作要求必定要高。
      从深到浅的釉料,一步步的烧制出来。
      这时就会发现,点蓝不是只点蓝色,也有别的颜色。
      所以,烧蓝不只有蓝色?
      实际上,点蓝用到的釉色很多,常见的有蓝、绿、红、黄、白等。
      前面提到,景泰蓝又称为铜胎掐丝珐琅。
      这是它的一般称谓,也有金胎、银胎为胎体制成的景泰蓝作品,即金胎掐丝珐琅、银胎掐丝珐琅。
      后两者更昂贵,比较少见罢了。
      烧蓝的得名,是因为以银作胎器,点蓝时以蓝色作釉料,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
      所以烧蓝,又称银烧蓝。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