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光辉时刻[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釉面不够均匀。
      这时的瓷器,不管是清代哪个时期,其中的霁蓝釉瓷器,都是多作为清宫中祭祀时使用。
      霁蓝釉瓷器的色泽十分稳定,釉面比较接近茄皮紫色,而美中不足的是釉面不太匀净。
      对于像是宝石红一样的釉色,或者干脆说是铜红釉这种釉色,只要掌握窑温,就会烧制出来。
      之前陈文哲烧制过郎窑红、郎窑蓝,还有其他的红蓝绿瓷器。
      此时他对于这些普通的窑变釉,已经是掌握的稳稳的。
      只不过,既然要烧制霁蓝釉,也就是宝石蓝,那顺带着烧制一些其他经典的蓝色,也就是顺理成章。
      更何况,康熙时期的蓝釉瓷器,还真就成就辉煌。
      比如,康熙时期恢复烧造了,明代断烧的洒蓝釉瓷器。
      这个时期的官窑器物制作,较明代更为精美,民窑也有一定的烧造数量。
      还有,康熙时期创烧了天蓝釉瓷器,其色泽犹如天空蓝一般美丽。
      天蓝釉瓷器,深受宫廷及一些上层贵族们的喜爱及追捧。
      再就是孔雀蓝釉瓷器,这在康熙时期的生产量并不高,多是一些仿制明代宣德时期官窑的作品。
      而最辉煌的肯定是翠毛蓝,这种蓝色相比其他青花,更加青翠,也更加漂亮。
      要知道,在古代宝石蓝瓷器就属于窑变釉,就很难烧制,更何况是翠毛蓝?
      所以现在市场上,公认的翠毛蓝的东西并不多。
      如果宝石蓝的器物,局部有翠毛蓝的效果,也是很可珍贵的作品。
      所以,翠毛蓝虽然是以青花为载体,但更像是传统我国画墨色在宣纸上的挥洒,极富神奇的色彩。
      翠毛蓝被称为青花瓷中的神品,这既是人们对其色泽的赞誉,也是对翠毛蓝烧制工匠心血的一个肯定。
      就是因为有了翠毛蓝瓷器,使得康熙年间,成为青花瓷发展的一个光辉时刻。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具有层次感,达到了五个色阶,即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
      这些富有层次的色泽,在翠毛蓝上也得到了展现。
      可惜康熙以后,这些工艺便已失传。
      当下人们能够见到的康熙青花瓷,多为由珠明料烧制的宝石蓝。
      此类青花瓷虽然也算珍品,但同翠毛蓝比起来,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翠毛蓝青花瓷,近些年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市场上这类产品并不多,一旦出现也会很快消失。
      据悉康熙的一件青花龙纹瓶,拍出了2252万,可见康熙青花瓷器的魅力。
      清代康熙时期,流传下来的青花瓷不少。
      像是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清康熙青花刀马人物图盖罐、青花海水双龙纹大瓶、嘉靖款青花赤壁赋山水花卉纹觚、青花云龙纹炉、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等。
      这些都是故宫馆藏品,都算是精品。
      但是,与康熙时期的翠毛蓝青花相比,还真就差了不少意思。
      同样的故宫馆藏品之中,还有两件翠毛蓝作品,分别是清康熙翠毛蓝山水人物纹笔筒和翠毛蓝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两者之间的区别,单纯的说一下,认识并不深刻!
      但是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光辉时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