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艺熔古今[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在1981年,故宫古瓷泰斗耿宝昌先生,就曾为黄老在陶瓷馆参与仿制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定出3900元。
      当时约合普通工人10年的工资,竟高于普通文物的价格,这个你敢信?
      如今,黄老仿古瓷作品的价格,比90年代增加了几十倍。
      2017年其仿古作品拍卖价,已超过80万元。
      2006年,由黄大师绘制,并限量发行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已由发行时29万元飙升至40万元。
      但就是这样,仍难以购得,因此他的作品,每年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要知道这个可是卖的现代工艺品,可不是高仿。
      高仿的价格之所以高,那是刚开始买下来,就有这不纯粹的目的,所以给出的价格高。
      而没法作假骗人的现代艺术品,能够卖出比高仿还要高的价格,甚至是比一些普通文物的价格都高,从此就可以看出问题。
      之前陈文哲想要仿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就是因为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师存在。
      而且他仿制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以说,他做的仿古瓷,艺熔古今,堪称当代科技与传统配方和工艺的结晶。
      基于对历代古瓷泥、釉、料配方的科学检测分析,以及对传统制作工艺、纹样、笔意的深入研究和体悟,黄氏古瓷复制精品器形毕肖。
      其青花呈色浓艳、釉面清透,钴蓝釉料纯正、呈色净润,五彩色泽明快、层次均匀。
      其纹样刻绘运笔生动流畅、逼真传神,几臻完美之境。
      而这一切,从黄老年轻之时,就开始打下了基础。
      因为对古瓷知识如饥似渴,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主动要求分配到景镇陶瓷馆工作。
      长期受古瓷文化熏陶又勤奋好学的他,恰巧在陶瓷馆鼓励员工积极创收时,产生了灵感。
      以馆内青花瓷为蓝本,做高仿品,对外销售。
      1981年,他仿制出景镇首个“元青花”,并被一霓虹旅游团,以3800元高价将梅瓶买去,而当时他的月薪仅为60元。
      相当于他五十多个月的工资啊,只是一件作品就值这个价,这是多少被的增值?
      初尝甜头,坚定了他用工艺再现古瓷之路。
      他说:“当年,我曾循着线索,辗转欧洲各地,在法兰西一小镇寻得配方,又经过数百次试验,最终成功复制已失传300多年的清康熙珐琅彩。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弄清楚制作古瓷所需的泥、釉、料的种类及比例,我已完全记不清,在实验室和窑旁和衣而睡过多少次了。”
      “仿古的最高境界,就是仿古者没有自我,作品越像被仿者越好。就仿古者本身而言,模仿的是他人的风格,看的也是他人的二次视野。
      当功力达到一定水准时,仿古者应该跳出别人的视野,形成自己的风格。从事仿古瓷之余,自己偏爱在陶瓷上以青花、釉里红,创作以鳜鱼、梅兰竹菊、松、山水为题材的作品。”
      从这几段话之中,就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先说珐琅彩,我们都知道,珐琅彩刚开始传自国外,所以黄老就去国外寻找了。
  &n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艺熔古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