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识到的制瓷工艺,实在是太多。
      在这其上,斗彩都不算什么顶级工艺了。
      所以在第七层看到乾隆斗彩,也就不用太过奇怪。
      这一层正是乾隆斗彩,而且是在彷造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加上了本朝特色绘制的乾隆斗彩。
      第八层装饰采用了粉青釉,贴塑皮球花的手法。
      模印的皮球花,大大小小,面貌各异,美妙而立体,这是吸纳了宋代龙泉窑的装饰手法。
      第九层,正好是瓶子的腹部,12个开光画面也是这件瓷母最为华美的部分。
      这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整层采用霁蓝釉描金打底,沉稳高贵,施以描金,则更显得富丽堂皇。
      在十二个开光画片,分别画的是: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
      另外六幅分别代表了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和富贵。
      第十层是彷官釉,彷烧宋代官窑。
      宋代官窑同样也是五大名窑之一,铁骨乌泥,聚沫攒珠是其主要特征。
      跟哥窑特征是一样的,不会就是不会。
      当然,会做还要精通,要不然也不可能做在乾隆官窑器之上。
      第十一层纹饰为:“乾隆彷永宣青花缠枝花卉纹”。
      不用说,永宣青花在国内陶瓷史上,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永宣青花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看上去会有华夏水墨画般晕散的效果。
      在这层纹饰中,御窑厂的工匠,采用重笔点染的技巧,来模彷永宣青花效果,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第十二层为洋彩绿地变形蝉纹装饰,内画团寿纹。
      这种装饰手法,来源于三代时期的青铜器。
      第十三层和第十五层纹饰,分别是珊瑚红釉,加金彩回纹以及酱釉、加金彩卷草纹。
      回纹和卷草纹这两个纹饰,在明代早期的官窑瓷器中经常会用到。
      第十四层是彷汝釉,就是模彷的宋代最为名贵的汝窑。
      也就是宋徽宗所说的“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釉色。
      瓶底有年款,在瓷母的底足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瓶底中心用青花篆书三行六字款,“大清乾隆年制”。
      总体来说,这件乾隆瓷母各色釉大瓶,不仅技艺登峰造极,而且还充分显示出乾隆皇帝和工匠们极高的艺术审美。
      十多种釉彩,包罗了古今名品,既有宋瓷巅峰的五大名窑,又有绚丽多彩的青花五彩。
      既有登峰造极的粉彩珐琅彩,还有惟妙惟肖的彷生瓷。
      经过艺术大师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各种技艺同施一器,有条而不紊。
      这一切技艺的融合,最终成就了这件登峰造极的艺术珍宝。
      它本来就是传奇,而一些传说,更是让这一件瓷母的诞生,充满了传奇性。
      传说这竟是因为乾隆的灵机一动,而出现的珍宝?
      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是这却又给这件瓷器增加了一些名声。
      一件名牌瓷器,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
      炫技?堆砌工艺?没有多少艺术价值?
      就算是单纯的为了炫技,人家炫的也有水平啊!
      更何况这件瓷器其上的制作工艺,还真是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