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他们的。
木楠乡小学的基础建设,谈不上特别破落,但绝对谈不上好。
首先就是离城太远了。
唯一进城的路,前几年用水泥硬化过一次,但因为没有维护资金,导致到处都是断裂和坑洼。
颠簸不说,进城一趟来回,需要五个小时左右。
所以除了本村的老师,他们大多住在学校宿色。
学校虽然通了水,但却没有通气。
周末食堂不开饭的时候,他们需要自己在宿舍,用煤气罐自己做饭。
热水自然也只能单独烧,或者用热得快。
供水系统也没有跟县城连同,而是村里单独打的井。
经常停水不说,有时还特别浑浊。
至于日常采买生活用品、买菜买肉等等,更是多有不便。
这是对于住校老师的困难,对学生而言,又是另外的困难。
午饭后。
一群人在学校里走走停停。
引来众多学生张望围观,却不敢靠近。
他们的眼神很清澈,但对于这些城里来的,穿着打扮“时尚”的“有钱人”。
他们有些天然的畏惧与生疏。
老校长看着众人,笑着感叹道:“其实学校的环境比起以前,已经好了太多太多了,我刚来这里的时候,甚至没有统一的教学楼,孩子们只能挤在村集体的土墙房里上课。”
“但是日新月异,我们在变好,但是外面的世界,变化得更快,所以即便条件在变好,但学生却是越来越少啊。”
众人深有感触的点点头。
世人都不患寡,而患不均,包括这学校里的孩子。
如果他们从没有通过电视机,看到过外面的景象,看到那些“有钱人”的生活,他们大概并不会觉得自己特别穷吧。
也不会在看到叶霜等人来访时,生出不敢靠近的生疏。
基金会几人与叶霜交换了一下意见,由李干事开口说道:“张局长、林校长,我们这次调研时间有限,未来几天还有很多地方要去。”
“现在学校的大致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你们先说说目前学校面临的主要困难吧,我们回去做建设计划的时候,会尽量考虑进去,但不敢说一定。”
李兴民是教育部特别抽调的几位协会骨干之一。
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也看遍了世间疾苦。
只粗粗一扫,就大概能明白学校的主要情况。
穷是真穷,困难也是真困难,但有些困难,不是基金会一下就能解决的。
老校长看向张辉,眼中带着询问。
张局长笑道:“老林你大胆说就是了,这次基金会的扶持项目,是上面重点牵头的,捐资人也是大名鼎鼎的宋义老师,这次是实打实的帮助,不像以前那些,来逛逛就走的。”
听到宋义的名字,几位年级较大的老师,眼神没有丝毫变化。
显然在他们的认知中,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样一个人。
反倒是跟在身后的两位年轻支教老师,眼神微微一亮!
他们平时不仅上网,还会把日常的校园生活拍摄下来,发布到斗音上。
虽然有人质疑他们作秀,但两人依旧在坚持更新。
只是目前账号还没有什么起色,无法创造多大的效益,不然他们倒是想靠斗音的力量,帮助学校改善条件。
而老校长虽然不认识宋义。
但却从张局长的眼神和语气中,感受到了真诚。
第393章 考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