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好啦,多大点事啊,我出去劝劝杨生,你们先聊着!”
      张景龙当起了和事佬,说完便走出了房间,不想再在这间屋子里尬着了,跟杨生扯扯皮去。
      张景龙走后,房间里就剩下三个人了,莫向荣想了想,把王建国给叫了出去。
      昨天他下定决心要请教王建国来着,可昨晚王建国回来说了吴学民的事,他后面就给忘了,今天必须要问清楚。
      两人下了二楼,来到一楼的院子里,此时张景龙正和杨生在院门外面抽烟,看到他们下来也没有反应,继续低声说着悄悄话。
      “建国,我这几天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指教一下!”
      莫向荣姿态放得很低,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王建国猜到了他想要干什么,倒也没有故意摆什么架子,说道:“荣哥,有什么直接说就好了,指教就谈不上了!”
      “那好,我就直接问了啊!”
      王建国点了点头,示意他有话直说,不必拐弯抹角。
      莫向荣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你为什么要每天限购500条,又是怎么做到让那些人排着队过来买喇叭裤的?”
      沉吟了一会儿,王建国解释道。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你应该知道,我每天限购500条,是想告诉所有人喇叭裤量不多。
      我这段期间说的话和定的规矩,基本上都是在围绕这一点来的!
      他们愿意排队过来买喇叭裤,看重的也是这一点,我们的喇叭越不愁卖,他们就会越想要!
      所以你这两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其实是怎么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喇叭裤又好又少!”
      王建国说到这里就打住了,让莫向荣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如果他这都理解不了,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莫向荣并不笨,很快就明白了彭海这群人才是喇叭裤畅销的关键,正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才让喇叭裤的消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大半个青州市区。
      酒香也怕巷子深,王建国用一条裤子一块钱的介绍费,让彭海这群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打工,最后双方还都觉得自己赚到了!
      只需要让出一部分极小的利益,就能够实现真正的双赢,王建国的这个手段在后世很常见,可在这个时间段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为什么?就拿王建国卖得喇叭裤来举例,他每天送出去的介绍费越往后就越多,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多,知道喇叭裤的人也在变多。
      一块钱的介绍费,不拿白不拿,介绍费自然就会慢慢涨上去。
      积少成多,这笔介绍费可就不算少了,一万条裤子最少都得让出去八千块的介绍费,王建国肯定是舍得的,但其他个体户就未必了。
      像青州这样的小城市,有将近八成的人都还不是万元户,怎么会舍得让出这么一大笔利益。
      如果不是王建国利用信息差,把喇叭裤的价格卖到了50块,杨强和杨生说不得也会反对让出这一大笔介绍费。
      要知道他们这一趟去魔都,本金都不到八千!
      好在王建国胆子大,一上来就把喇叭裤的价格拉得很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否则他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有的人看着也许觉得不可能,但你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清楚了,王建国这次拿一万块钱出来做抽奖促销,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让利?
      但杨强和杨生知道一下要掏出那么一大笔钱,立马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天掏500块,连续20天,和一天直接掏10000块,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不一样。
      这也是王建国坚持搞抽奖的原因,他就是用更大的冲击力,把喇叭裤的市场打热!

第34章 抽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