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5章 神童[1/2页]

重生穹顶之下 五分音符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雨后的清晨,空气里充满了泥土的清香。
      石板路上,行人缓缓交错,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打开。
      有卖豆腐的汉子挑着豆腐担,口中吆喝着:“豆腐哦豆腐。”这汉子五大三粗,把后面一个“腐”字拉的老长,声调还往上微扬。
      正是此时,一旁的店铺打开第一块门板,探出个年轻的头来,口中喝到:“常叔!老规矩!给来两块!要嫩的!”
      “好嘞!张兄弟是真准时。”卖豆腐的常叔说完,一边用接过年轻人递过来的碗,开始盛豆腐,一边又开始唱卖,他不能把他的豆腐曲停下来。
      两人配合默契,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张天志对这个世界的食物真的是不敢恭维,早餐吃面饼,干巴巴的,不喝水还送不下去。
      关键连盐都不放,那面饼又掺杂着麦麸,咋能吃得下去。
      他宁愿每天早上吃两块豆腐,哪怕是没有放任何调料的豆腐。
      宛城之战后,张天志辞了军中的职务,在许都城里干起了书肆,准备开始印刷书本。
      卸下门板,张天志端坐在柜台后的方桌前,拿起勺子。
      吃之前嘴里还要念叨一句道:“嗯!生活要有仪式感。”
      然后开吃。
      三分钟后,张天志拿出一本书册。
      “乐yue经!”
      “好书!蔡邕的手抄本。”
      “乐经四十九篇,扫描!”
      玄之又玄的感觉进入脑海,张天志一下便习得乐经里面关于先秦至汉代的音乐感悟。然后便是蔡邕的书法造诣。
      “嗯!不错!灵魂力量没有恢复,但用飞船的扫描功能扫描书本,然后在灵魂中的晶片卡进行下载,竟然马上就学会了。”
      后世的四书五经,其实在汉朝时还是六经,只是后来乐经失传,便成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这五经。后世说乐经在秦末便已经失传,张天志也不知道老头是哪里找的,还是说本来就是谬传。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张天志终于将四书六经学习完毕。
      闭着眼睛体会了半刻钟,张天志算是彻底融汇贯通了乐经的法理和蔡邕的飞白书。
      飞白书是蔡邕自创的字体,张天志学飞白书,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融入到自己的书法里面。
      睁开眼睛,他悠哉的瞧着书肆外的行人。
      没等张天志多想,店门口出现了一个看上去孔武有力的青年,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
      那青年气质出众,一看就不是凡人,张天志还以为是生意来了。
      却见那青年看都不看书肆,只朝着其他地方东张西望。
      张天志摇了摇头,结果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那小孩摇着青年的手道:“兄长,你看你看,这书肆两旁的两行字好有意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张天志。好像好有意境哦。”
      那小孩的兄长一点反应也没有,似乎懒得搭理他,张天志却被惊的外焦里嫩。
      这玩意儿是个神童啊,三国神童量产吗?大街上随便路过一个四五岁小孩,就能看懂自己这对联?还能谈意境?
      对联三国还没有,是自己首创,小孩只知道是两行字。
      但他不仅认识隶书写的字,还说好有意境!
      张天志赶紧跑出来,差点就去捏这小孩的脸,但他忍住了,而是笑嘻嘻的说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曹植”
      “子建!”后面这个字,他说出了一半

第325章 神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