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
“目标已驱离,‘01正在返航。”
无线电加密频道中传来了j20飞行员的声音。
虽然碍于严格的军纪,没有人欢呼,但能够明显感觉到指挥中心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欢快起来。
同一时间,杨启的脑海中也传来了任务成功的系统提示。
肖卫国一脸感激地拍了拍杨启的肩膀。
“杨教授,感谢你的提议,让我们成功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杨启推了推眼镜,淡淡一笑。
“因为我也是个天朝人。”
肖卫国颇有些自嘲地感慨道:
“哎~到底是老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没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有活力。”
“年轻人太莽撞了也不好,容易闯祸,需要有人保持冷静与理智,不过……”
杨启说着,话锋一转。
“我们的军队只会越来越强,所以老肖你得学会习惯。”
肖卫国不由一愣。
“习惯什么?”
“习惯强硬。”
杨启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
肖卫国顿时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不过杨启说的都是心里话。
他有‘复制权能和系统在手,让天朝崛起是必然的。
开挂的人生都不自信,还不如回家种红薯。
之后肖卫国向几位军方大佬作了汇报。
军方大佬们通过会议,肯定了肖卫国维护国家尊严的功绩,但同时也对他没有及时上报就擅自行动提出了口头批评。
毕竟军队讲究的纪律与服从,而非个人英雄主义。
肖卫国汇报之后,将杨启拉到会议室,单独商谈了起来。
“这次实战成功,不出意外,几家设计所会全力攻坚图纸,而且上面已经开始调整生产线,为量产做准备了。预计9个月之内,第二架j20就可以下线了。”
杨启推了推眼镜。
“9个月……稍微有点长。”
毕竟这套图纸可以说是保姆级教程了,所有关键零件怎么加工都写的清清楚楚,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难点。
肖卫国中将脸上露出了些许无奈。
“没办法,我们的各项技术储备比较薄弱,这已经是举全国之力了,而且各方面协调起来也不容易,为了它,好多项目都暂停了,弄得不少人都有意见了。”
杨启想了想,知道他所言非虚。
20年后,j20的年产量在4050架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10天不到就能生产出一架j20。
战斗机的生产模式与汽车相似,一条流水线上,往往是一二十架同时开工。
从零件到组装,再到最终出厂,生产单架战斗机所需的总工时往往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
现在可是2000年,机加工技术不达标,加工精度不够,部分零件需要手工加工。、
再加上调整生产线也需要时间。
9个月几乎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了。
第4章 不安分的白鹰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