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荣还有一点没有明说的就是他身为一个男人,对女子多多少少是有些偏见的。虽然在四五年前他来到辽国的时候,萧太后的贤名已经开始流传了,在政局崭露头角的萧太后虽然十分耀眼,但是比起辽国朝廷里面的老将还是要逊色许多。
因此赫连荣虽然欣赏这个女子的能力与魄力,却不看好她能走到最后成为赢家。赫连荣觉得萧太后虽然比寻常女子出色,但是其女性身份天然带有劣势,后宫之中或许她是个英雌;但是一旦走入前朝,一个女性要跟诸多男性争霸,后果多半不太好。要知道自从上古三皇五帝开始,这么长久的时间里面,也就一个武则天而已。况且她做了几十年皇帝之后,皇位也还是还给了大唐李氏,武周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当然赫连荣这内心到底有没有大男子主义作祟以及对女子天生的轻视,那就很不好说了。
这算是他当时没有选择萧太后的主要因素,而能跟朝廷对着干的,就是这些汗王,其中格勒赤是最突出的,所以赫连荣那个时候就选择跟着格勒赤的儿子宏光了。
他不选择格勒赤,是因为这个人对外族人不能轻易相信,而且后来赫连荣发现格勒赤绝非表现出来的那么鲁莽之后,也暗暗庆幸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这样心机深沉的汗王,对于一个谋士来说未必是好的选择。格勒赤身边的人,以武将居多,除了一个总是服侍他的室韦,其他负责出谋划策的人还真的不多。就算有,也不能进入格勒赤身边的核心圈子里面,可见他对于这一类人也并不是完全信任。
宏光虽然是他的儿子,但是跟自己的父亲还是有许多差别的,他对于外族人没有那么不相信。比起外族人来说,宏光对自己的兄弟们,以及父亲的老部下们倒是信任更少一些,所以他反而会喜欢任用外人。
现在想来,赫连荣不敢说自己心中就真的没有一点悔意。他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看走眼的时候当然也有,但是随着年岁渐长他也逐渐变得精明起来,几乎就没有失手的时候了。但是偏偏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再一次马失前蹄,不得不说这大概就是命吧。
商人有一点好,就是十分灵活,绝对不会在一颗树上吊死。当发现自己可能走错了路之后,赫连荣就开始思考退路了。之前拒绝配合方纪,也是想看看对面辽军会怎么做,根据辽军的行动来判断宏光到底还值不值得再赌一次。
最后的结果也说明,宏光现在已经陷入困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很难再顾全他人。赫连荣已生离心,既然如此的话,不如接着被俘虏的机会,趁机脱离宏光。
“你的算盘打的很好,不过在格勒赤退出冀州之前,我是不会放你走的。”方纪声明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赫连荣在这里跟他事无巨细说了那么多辽国的事情,但是毕竟现在处于战争之中,方纪仍旧不敢全心全意相信赫连荣。
“那也行,我在这牢里面反而清净。”赫连荣一挥手,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现在不能放出去的情景。反正迟早都是要出去的,大宋还不没有用自己家的财政养着犯人的习惯。现在不出去说不定对于自己来说还是一种保护呢。
第八百一十九章 柳暗花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