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几次交战,地点几乎都在冀州,这么多年了,冀州百姓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危害,唐昌清是最清楚的。冀州人也是最痛恨辽人的,为什么唐昌清还会选择跟民众背道而驰?
何冲心中抑郁难解做女儿的何执玉最先体会的到,虽然也能猜到原因,却不知道该如何开解。毕竟她并不了解唐昌清,只得写了信交给陈永旭,请他想想办法。
陈永旭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整个朝廷都在高速运转来应对一切有可能的突发情况,陈永旭作为天子近臣,陈永旭这段时间也是忙的脚不点地但是未婚妻送过来的信他还是仔仔细细看了,随后便挤出一点时间专程拜访何冲。
“寺卿,您也不要太耿耿于怀了。”陈永旭劝说道。
何冲摇摇头,这实在是太让人想不通了,他恨不得唐昌清就在他眼前,他要好好问问为什么好友要走上这么一条身败名裂又充满危险的道路。
“或许唐知州另有苦衷吧。””陈永旭有些含含糊糊地说道。之前他给李珏准备资料的时候,自己也从中受益良多,他本来记忆力就好,过目不忘,看完之后再结合陈冲发给他的那一份官员关系图,陈永旭有些自己的想法。
冀州的官场十分稳固,数十年没有换过人,以前还不觉得怎么样,只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没有人愿意主动去那边。在冀州官场做官的,大部分是冀州本地的读书人。如今看来,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那就是朝廷几乎对冀州没有什么其他的消息来源了。除了唐昌清在数十年前去了冀州之后,在那以后京城就再也没有人前往冀州做官,或者说中央的核心区对于冀州没有其他的人员补充了。
尽管冀州驻扎着大量的禁军,他们的军饷都是由兵部准备并且送过去的。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联系了,冀州的税收等等,每年都是唐昌清准备好了送到京城来。如今唐昌清一反,京城里面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官员可以了解情况了。
这很显然是一个隐患,居然得以存在那么长时间,官家与左右相都没有想办法处理,在陈永旭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何冲对此只能报以苦笑。
“永旭,千里做官只为财,很多读书人都是这么想的。像冀州这样的穷地方,没有人会愿意主动去。就算官家强迫人去了,也不会好好当差,这样又有什么用呢?”
就因为大家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冀州的官场就如同一潭死水。官员犯了错,官家可以去惩罚,但是如果官员只是懒政却没有做错什么,又能把他如何呢?
到如今,所有人都开始品尝当时疏忽留下来的恶果了。
不过陈永旭对于冀州如今的局势还有别的看法。他觉得唐昌清这一次的举动实在是太奇怪,无论是从前面的主动认错
第七百五十二章 何冲的忧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