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驸马,官家不是让你来找我了解唐昌清么?那我就给你说说吧。”何冲叹了口气,开始娓娓道来。
何冲与唐昌清是同年同乡的新科进士,也因此两个人关系比较亲密。唐昌清算是一个性格有点孤拐的人,据说是被寡母含辛茹苦养大,自小吃了许多苦,所以脾气不算很好,性格耿直,认准了理死活就是不改,这样固执的性格也使他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人缘十分一般。
那个时候何冲性格十分温和,跟谁都能聊得来,跟唐昌清也不例外。再加上何冲看得出来,唐昌清身负才华,必然不是池中之物,所以并不介意他的怪脾气。所以何冲就成了唐昌清难得的能说得上话的朋友。
后来两人走入官场,何冲进入刑部,而唐昌清则是先在兵部干了几年,随即便跟上级闹了矛盾。这矛盾可大可小,是唐昌清发现了上级工作中的失误,统计军械遗漏了两百五十具,对不上数字。唐昌清当即毫不留情说了出来,落了上司的面子,被上司百般刁难穿小鞋,后来一气之下便自请前往冀州,去做了一方小小的知县。
他算是落魄离京,自然无人相送,还是何冲给他准备了衣物盘缠,送他出城。他感怀何冲雪中送炭之举,后来也常常跟何冲通信,两个人书信往来持续了很多年。何冲能知道那么多冀州官场的消息,多半也是来源于此。
去了冀州的唐昌清却像是到了福地,从此官位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冀州知州之后,便是一直固若金汤。冀州是个好地方,只是跟辽国接壤让战争的威胁始终笼罩在这片大地上不曾散去,使得百姓们不敢发展,才会显得比大宋的其他地方要差一些,也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做官。
于是唐昌清就做了冀州知州近十年,成为了冀州人心中口中最为出名的唐知州。他这个人个性直,不喜欢弯弯绕,倒是很符合北地百姓豪放的做派,故而在冀州如鱼得水。他也鼓励百姓从事农桑贸易,才使得冀州如今也有了几分繁荣气象。而且唐昌清颇有几分带兵守城的天赋,好几次辽国大军与大宋在冀州对峙,也是唐昌清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指挥防守,最终辽国才没有攻下冀州,缓缓退兵。
故而唐昌清在冀州百姓心中地位很高,他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到了其他的地方,官家也很放心他。毕竟一个人愿意在苦寒之地守那么长时间不回京,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的人,应该不会难相处吧?”李珏忍不住问何冲。
何冲一双眼睛看向李珏,眼中是一股难以说明的复杂情绪:“唐昌清,是个很复杂的人。我们大概四五年前开始,就没有再通信了。”
四五年前,何冲接连去了几封信,都没有收到唐昌清的回复,便只好无奈停笔。他不知道为什么唐昌清忽然拒绝跟自己通信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托人去打听,冀州城里也并没有什么异样状况,一切都很正常。
“驸马,因为无人乐意去冀州做官,所以冀州官场的这些人,都起码坐了七八年的位子没有动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何冲看着李珏,头一次露出焦虑来。
第七百三十五章 唐昌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