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作算房,然后再由他们来预测大明的政策。”
“但很遗憾,大明最好的数学老师都在国子监,而国子监的数学教授,我也不好招揽。”
“民间的酒楼和店铺的算房先生,在国子监的数学家面前,都要逊色一筹。”
“国子监的数学教授,和那个严教授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朱棣轻叹一声,他可没有忘记,燕长卿在国子监的时候,所有的算学教授,都要向燕长卿执半个老师的礼节!
而国子监的数学教授,更是数学界的佼佼者!
可就算是这样,他也要对着燕长卿行礼!
可见燕长卿在算术上的造诣有多高,甚至可以用“天下第一”来形容!
不过朱棣很快就明白了道衍的意思。
“我说过多少次了,我做不到!”
“我愿意当一个好的皇帝。”
“我招募这些算命先生,来预测未来的政治格局,无非就是为了管理好自己的领地。”
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时机,他就可以让他上钩!
朱棣有时候甚至会认为,道衍比他晚出生二十年,如果他再早二十年出生,刘伯温就不会在他父皇的位置上出现了。
说完,朱棣郑重的对着道衍说道:
“我叫你过来,就是要你告诉我,你有办法对付大明,皇家供奉的待遇吗?”
他之前就和道衍说过,这是一种对大明的巨大打击。
可是,这种事情牵扯到各大诸侯的切身利益,他们当然不会甘心,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办法,让皇族的薪金制度不至于让大明崩溃,但也能让他们的子嗣受益。
道衍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他的记忆中,关于藩王和皇室成员的资料。
一晃,就是一个多小时。
朱棣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再催他,而是在旁边默默地等待着,每当那一壶凉水冷却了,他就会为他倒上一壶热腾腾的茶水。
许久之后,道衍睁开眼,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有办法!”
“不过,我担心的是,皇帝不会妥协!”
朱棣眼睛一亮,连忙问:
“你说!”
道衍定了定神,这才说道:
“皇帝的皇族和封疆大吏,就是参照了汉王朝的皇族和皇族。”
“不过,即便是在大汉王朝覆灭之前,也没有人说过,汉室宗亲的支持,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负担。”
“而大明,则会被皇族的支持,打压大明!”
“所以,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其中的区别,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皇族的负担。”
朱棣若有所思,他想起了自己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有关藩王和宗亲制度的记载。
第21章 量化推理之不足,道之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