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朱棣时代,朱元璋建立的封疆大吏体系却发生了变化。
最重要的是,各大诸侯都失去了军力。
同时,各诸侯还必须肩负起保护大明、镇压外患、镇压内战的重任,也失去了作用。
朱棣本来就是清廷的一员,仗着藩王兵权才能崛起。
一旦他登上皇座,那么,他就必须要阻止其他的诸侯效仿。
朱棣拿到了军功,为了皇室的荣誉和血脉,他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赔偿,比如增加各大诸侯的供奉。
这就意味着,原本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成为了一个掌握着更大的利益,却没有话语权的诸侯!
说句不客气的话,朱元璋时代的诸位诸侯,都是以人才、英杰的模式来培养和要求的,而朱棣时代的诸位诸侯,都是以“养猪”模式来培养的。
这是朱元璋时代的皇帝和皇帝时代的皇帝们最大的区别!
如果是一个诸侯的话,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利益的多少,并不重要。
而其他的诸侯,则会助长皇室的威严,为帝国招揽了一批贪得无厌的人!
而且,这只会随着年龄的推移,会变得更加庞大,成为一个国家的毒瘤!
朱家的先祖们,因为先祖的规矩,是无法取消的,只能对他们进行一些微调,而不能彻底的改变。
直到大明灭亡。
从某些方面来说,大明帝国的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和朱棣制定了一套年俸制度。
马皇后闻言,有些不知所措。
这样的话,将来就是大明的累赘。
否则的话,将来的帝位之战,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最好的。
而且最让人头痛的是,在这两种选项中,他们竟然没有找到第三种选项!
所以朱元璋才会偷偷地从燕长卿的耳边听到这个消息,然后皱起了眉头。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暂时放下最近对胡惟庸权力越来越大的怨恨。
胡惟庸纵然权势滔天,嚣张跋扈,但只要他不顾公道,派一兵一将,就能将他斩尽杀绝。
在他看来,胡惟庸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解决的方法,而且还不只是一个。
而是要根据结果的不同,做出决定。
他虽然对胡惟庸很不满意,却也没有太过担心。
不过,关于大明皇族子弟的待遇,他却是有些头痛,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马皇后默然片刻,伸出一只手,握住朱元璋的手,安慰道:
“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不要去考虑,让别人去考虑”
“你不是说,大明三百年后,那个预言者就是那个叫燕长卿的人?”
“他既然能够预料到这一幕,自然也是有着应对之策。”
“你说话客气点,不要把他吓坏了,我相信,有什么办法,他不会藏着掖着。”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哈哈一笑道:
“哈哈,马皇后,你说得对!”
“如果我们没有办
第18章 朱棣与朱元璋的封臣体制差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