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6章 饭桌杂谈[2/2页]

重生股神翻身路 我是杨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听得出来,杜生说这话时,是有多无奈,无奈到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看来平时也没少挨冯永军训斥。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从生产聊到销售,从销售聊到社会,从社会聊到经济,从经济聊到未来。
      “冷枫,你觉得昨天黄州长开会时说的大开发,有没有投资的机会?”杜生问道。
      “自然是有的,”冷枫一边给小丫头喂饭,一边不假思索地说道:“海东大开发,如果要投资的话,最好去投资地皮或者房地产。”
      的确,地皮,在未来可是很值钱的。
      不过在这个年代不怎么值钱,因为地皮现在被政府掌控,这些地皮都是被政府规划用来建设生产的。
      私人或者私企是很难拿到地皮,来投资建厂或者开发住宅楼房的。
      当然,如果在政府部门有后门,或者有靠山,那就另当别论。
      就好像这次的海东大开发,规划好的区域,地皮都是由政府控制。
      后续会根据开发的规划,将这些地皮卖出去,或者长期租出去。
      不过大部分地皮都会被国企所得。
      在这个年代,私人或者私企能拿到地皮,只有两种情况,企业够大,要么就是背后有关系。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能拿到三四百平方的地皮,放着让它升值,二十年后,那绝对妥妥地千万富翁。
      但主要是变现的周期太长,一般身上没钱的家庭,还是不要碰。
      就像是花4000块钱买了套子,但要等4000变成4000万,那可能要等到猴年马月。
      别钱没等到,人先饿死了。
      所以冷枫并不打算这么干。
      直接买地皮,不仅要等,还得花大家前去运营。
      毕竟政府就算把地皮卖给他,他也得花钱去盖楼,盖完楼还得花钱去运营维护,费钱又费力。
      所以他打算买股票,或者通过股票做空的方式,控股一家房地产公司。
      按照前一世的记忆,找这么一家公司,也不算什么难事。
      记得在前一世,有个姓王的,总说一个亿的小意思。
      这个人就不错,可以找到这人投资一点。
      “嗯,是可以搞点儿地皮。”杜生肯定了他的想法。
      不过很快又否决了这一说法。
      “海东这次的开发,也算是属于计划经济了,就算买了地皮,也不能随心所欲。
      而赚钱的地皮,竞价者也多,价格也高,要么就是已经内定好了,所以我感觉难度比较大。”
      这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
      因为每一个区域,用来开发住宅还是商业区,都是政府特定的。
      就算拿到手,也只能根据只是开发。
      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投资者的手脚。
      但冷枫却不这么认为。
      “其实机会永远大于弊端的,只是看有没有发现机会的目光。
      借用邓公在1991年来海州过春节时,说过的一句话,希望海州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
      1991年之前,邓怀经常从燕京来海州过春节。
      对海州,邓公也抱有极大的期望,并指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
      这次黄州长决定海东大开发,很大程度也是受邓怀的精神指示。
      一旁,其他人似乎是有了兴趣,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坐直身体看向这里。
      经过在会议室的开会,这些人对冷枫的能力已经开始信服。
      杜生笑道:“那我倒要听听,冷总能有什么高见。”

第366章 饭桌杂谈[2/2页]